青鱼

四川十年禁捕正式实行水清鱼跃尽可期

发布时间:2022/9/30 19:49:29   

1月1日,元旦节。南充志德打捞公司负责人陈志德和他的员工没有放假,继续在嘉陵江面保洁。“守护好一江碧水,鱼也长得快长得好。”自上个月参与嘉陵江鱼类资源本底调查后,陈志德逢人就说嘉陵江的鱼在变多。   从今年1月1日起,四川境内长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和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让长江鱼儿有足够长的时间繁衍2至3代,有效扭转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急剧衰退的局面。   近段时间,本报持续   “禁渔是为长远计、为子孙后代好。”   年12月的一天,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老渔民周开福将撕破的渔网重新补好,珍藏起来。但他没想到,这两张留作纪念的渔网,还能重新撒向岷江。也就是在年12月,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到岷江开展鱼类资源本底调查,邀请当地老渔民协助捕捞,周开福凭着一身好本领以及村里仅剩的网具,成为调查团队的好帮手。   此前的10月1日,岷江禁捕。犍为县渔民的渔船、网具都上交了,周开福只剩下两张渔网。打鱼一辈子,悄悄留下两张渔网,是为珍藏起对渔船、对岷江的满腔不舍与牵挂。   56岁的周开福,从娘胎里就在渔船上。祖传的渔技养活了一家人,去年9月最后一次捕鱼,周开福一天打鱼三四十斤,收入五六百元。重新拿起渔网时,他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打鱼要分季节,不同季节品种不同,这次捕捞到二三十种,像草鱼、白鲢、花鲢、黄辣丁、江团、青鱼都有,和年比,鱼少了很多。”周开福说,禁渔是为长远计、为子孙后代好。   犍为县的余勤也有同感。上世纪90年代,下岗工人余勤贩鱼为生,从渔民手里买鱼到县城卖。她说年前,人们捕鱼讲规矩,捕大留小,卖鱼也有选择性,小的都放生。但后来,有些渔民的做法让人“寒心”,“一网打尽、赶尽杀绝”,没有保护的结果,就是鱼越来越少。   渔民无法估量的少,在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那里有详尽的数据支撑。从年至年,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在岷江持续4年开展资源调查。“通过与往年数据比较,发现鱼的种类在减少。这跟生态环境变化有关,也跟过度捕捞资源枯竭有关。”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何斌说,做好资源调查就是为以后监测禁渔效果提供支撑,更科学地采取措施推进鱼类资源恢复。护渔人的欣喜——   “鱼的品种、数量多了,说明禁捕见效了。”   初见陈志德是去年12月8日,地点在南充顺庆区嘉陵江畔。那天,陈志德提早半小时上船,赶着去收网。头一天下午5点放网,早上8点起网时,一网鱼足足有20斤重。“鱼的品种、数量都多了,说明禁捕见效了。”陈志德乐呵呵地说。   根据农业农村部部署,年11月下旬,西南大学到嘉陵江南充段开展渔业资源本底调查。在此前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内江师范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根据安排分赴赤水河、岷江、大渡河等地,就长江流域重点禁捕水域鱼类资源本底开展调查。陈志德的打捞公司承接了资源调查的捕鱼任务。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志德又在熟悉的江面驰骋,根据水文、风向等情况,到不同区域撒网、收网,这些工作他做得极为顺手,因为在禁捕之前都已干了整整15年。   年退捕后,陈志德以另一方式回归嘉陵江:成立打捞公司,主业是嘉陵江面保洁,兼做沉物打捞、特许捕鱼。持续半个月的打捞,陈志德发现捕获数量跟四年前夏季数量差不多,还有些年没有的品种又捕到了,共计三十多个种类,他如数家珍地说:“如果是秋季,说不定数量更多,因为秋天比冬天好捕。”   “捕捞起来的鱼,逐一编号登记,测量全长、体长、体重等,再分类处理,大鱼重新放回江里,小鱼进行解剖,看鱼的食性、性腺成熟、雌雄比例、年龄结构等。”西南大学调查团队的石金凤说,这是去年全面禁渔后首次进行的资源监测。截至发稿日,监测数据还在统计中,尚未形成初步结论。   “鱼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禁捕有助于鱼类繁殖,水环境保护也改善了鱼的生存空间。”南充市顺庆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还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突出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过渡结合地带,重点打击从严惩处组织团伙作案、使用“电毒炸”“绝户网”及捕猎、收购、运输、出售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等犯罪活动,为禁捕创造有利条件。研究员的感慨——   “那么多长江鲟,说明整个生态系统在好转。”   今年1月1日,合江县老渔民李庆余的新年仪式有些特别。他起个大早去赤水河收网,二十多斤的采集量,还有一二十尾长江鲟,比去年数量多,更比年赤水河刚开始禁捕时多了一倍。   年,赤水河作为长江流域十年禁捕的先行试点区,率先启动禁捕,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赤水河合江段设置固定监测样点,对赤水河鱼类资源恢复情况、水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持续监测。在赤水河打鱼30多年的李庆余,成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这个流域的鱼类资源调查员。   每年5月、10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都要在赤水河流域展开资源调查,李庆余都要协助研究所专家进行为期20天的鱼类采样监测。年,赤水河的单次捕捞量只有10斤鱼,往后逐渐增多,尤其是去年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后,鱼更多了,一些常年不见的物种重新被发现,珍稀鱼类资源逐步恢复。   最让李庆余难忘的是,去年10月,他在进行鱼类监测采样时,一个早上就捕捞到了42尾长江鲟。捕了30多年的鱼,李庆余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年间可捕到三四条长江鲟,此后一年都难见一条。“一拉上来,里面啥子鱼都有,品种多不说,最激动的是看到那么多长江鲟。”   这是长江流域禁捕后,合江县首次发现数量最多的长江鲟。“起初考虑是受汛期影响,长江干流的长江鲟游到了赤水河,但这次补充调查发现,长江鲟的数量还是很多,说明这里的水生生态系统在好转。”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飞说。   经过持续4年对种类组成、资源量、珍稀特有鱼类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和鱼类繁殖情况监测,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得出结论,赤水河鱼类多样性升高、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增加、资源量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好转。“除珍稀濒危鱼类外,不建议再对经济鱼类进行增殖放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刘飞对长江流域全面禁渔充满了信心。

文:唐小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6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