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的繁衍 >> 南昌8年招录农村大学生5984人乡村领
从年开始,南昌市开始实施“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连续8年时间不间断招录,累计已招录农村大学生名,其中,专科生(含高职)名,本科生名。南昌市农业农村局介绍,这些“高知力量”分散在南昌农村各处,他们也成为带领一方百姓走上致富道路的“领头羊”。
成立协会凝聚力量会员大多为产业发展带头人
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副调研员万云标介绍,在年,南昌市大力建设了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先后在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湾里区、新建区等5个县区建立了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共吸纳会员人。
“这些协会会员,大多数为种养殖能手或大户、产业发展带头人等,创办了农业企业个、合作社个、家庭农场个、乡村旅游项目28个、农村电商项目24个、农业服务组织5个,共带动农户户,推动农田、山地、水面流转亩。”万云标说。
胡铁平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在是进贤县南台乡湖滨村委会大石村村支部书记。
早年间,胡铁平做水产销售,卖黄鳝、卖自家养殖的青鱼等,一干就是十多年。一次,他在村里的鱼塘捞到几只螃蟹,拿回家食用,发现螃蟹味道鲜美,他心想:这么好吃的螃蟹怎么就没有人做这个呢?起初,由于缺乏养殖的经验,螃蟹苗存活率不高,曾一度沮丧,后来联系到外地养殖螃蟹有经验的人,找到自家的螃蟹存活率不高的原因,他愈战越勇,并对自己的手艺有了坚定地信心。
随着养殖面积不断增大,产量越来越高,他在进贤开第一家主卖螃蟹的店,并于年创办水产公司,从事养殖及加工、销售等业务。如今,水产养殖水面多亩,精养标准生态甲鱼池亩,林地度亩,多亩果园。
近几年,公司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产销一条龙运作模式,带领农户及农业合作社、农产品企业共同致富,农产品全部源自进贤本土,和农产品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签订代销及购销合同,在年带动贫困户20户,平均年收入增加元。
与此同时,胡铁平还带动大石村集体经济发展,合理运用公司平台及渠道,带动村民把一些长年抛荒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了多亩药材多亩水稻,把基地的产物产量增强增好,从源头把关,带动更多农户加入,把集体经济盘活起来。
“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实施造就一批乡土实用人才
刘玖凰今年51岁,年开始,她带领村民打造了亩优质葡萄基地,组建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努力,尽管葡萄产业发展还算顺利,但效益不高、管理不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她。
年,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刘玖凰进入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年获得大专学历后,刘玖凰选择进一步深造,获得了江西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人本科学历。几年的学习,刘玖凰不仅眼界开阔了,经营思维和管理理念更是有了很大提升。
“从前以为有产量就可以,后来发现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年开始,我们主要种植绿色无公害葡萄,通过举办采摘节等营销活动,每公斤葡萄价格卖到了20元至40元。”刘玖凰介绍,为了让村民一起致富,刘玖凰请了40多名村民作为长期工,其中包括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每人每月收入元至2元。
在基地大棚内,刘玖凰说,现在市场上什么品种好卖,他们就种什么,技术上随时可以请学校的专家来指导。“这就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去年下半年搭建的,里面种植的葡萄品质更优,产量也有保障。”指着大棚内的葡萄架,刘玖凰说。
据了解,南昌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除了要全面完成江西省级每年下达的专科生招生任务外,还要求通过专升本方式,每年培养名农民本科大学生。“专升本项目具体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三年函授,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万云标介绍,在培养对象上,主要面向45岁以下的种植、养殖能手或大户,以及产业发展带头人等。
不仅如此,南昌市还鼓励毕业学员回乡服务,并尝试选择和发展农业创业项目;对符合农口项目扶持政策的优先列为扶持对象,年对36个农民大学生创办创新创业项目每个给予10万元资助资金,并给予协会5万元活动经费。每年在乡镇事业编和大学生村官招考中拿出岗位面向“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优秀毕业学员定向招考;对参政能力较强、群众威信较高的优秀学员,积极推荐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
万云标说,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三农”人才,“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的实施,造就了南昌市一大批扎根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的乡土实用人才,他们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