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的天敌 >> 浙江开化清水鱼,草鱼卖100元一斤供不应
中国人有一种说法:“水很清,没有鱼儿。”但在浙江省衢州市的开化县,却有一座小镇,村民们采用了多年前的古老方法,将鱼儿放在了一条清澈的小河中,不但让鱼儿吃得饱饱的同时,也让鱼儿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每条鱼都能赚到块钱一公斤,甚至还出现了一种,这就是“清水鱼”。
浙江开化县,一片寒残一叶。
开化县位于浙皖赣三省的边界,位于浙江省的西边。浙江省第一条大河——“钱塘江”的源头,是全国生态型城市。而我要讲的是开化县何田乡的淇源头村。刚进村,入目之处,是一片青山绿水,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真像是陶渊明所描绘的人间仙境。
淇源头村是浙江的一个小山村,总共27户,在这个时代,每家每户都建了一栋平房。但这个村庄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人的屋前、溪边、甚至房子中都有鱼塘,每个池塘都有鱼,传说淇源头村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
根据历史资料,明代早期,村民们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沿着小溪修建房屋,并在房屋四周筑起了四四方方的水池,把小溪和小河的泉水都引到池塘里,再投放草鱼、螺蛳、青鱼等来饲养。通过数百年的发展,在古代以独特的方式养殖着淇河流域的鱼类。
淇源头村古代养殖的五个主要准则是:第一点,鱼塘一定要选在穿过村庄的小河附近,水塘的底端一定要和小河相连。第二个条件是,鱼塘的占地要10-30平米,池塘深度1米,池塘底部要用鹅卵石或者沙子,不能有泥沙。第三点,鱼塘的入水口要合理,这样才能保证池中一年四季都能不断地流动,保证水的纯净无污染。第四条是以鲜草为食,不可加入任何人造食物。第五种是用中药来控制鱼类疾病,本地山上有可以增加鱼类抵抗力和抵抗力的中药。
在这条神秘而奇特的纬线中,淇源头村横跨了四个古老的古老的国家,包括百慕大三角,著名的埃及的金字塔,以及全球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央视《中国之旅》于三月在北纬30度中国之旅中登临此地,给淇源头村的清水鱼平添了一份神秘感。但依我之见,清水鱼最大的优势,就是这里的自然环境和这里的泉水。
照片中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汪永新,他的18平米鱼池是淇源头村古代养殖的一种活生生的活化石。汪家世世代代都在默默地守着这个小小的池塘,这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份子,也是一份义务。
汪老伯的鱼塘已经被时间冲刷得有些生锈,但是数百年来,在泉水中奔涌的泉水下,鱼塘依旧是那么的干净。祁远部落的首领们懂得养鱼,但是他们更喜欢鱼类。平日里他们都是不舍得用鱼来款待客人,所以才有了二十多年的鱼皇。汪老伯在26年前就把一条淡水鱼类培育出来,现在已经有一尺多高,体重超过三十公斤,在村子里已经是一个传说了。
淇源头村的淡水鱼类以青草、菜叶、草药等为食料,一年最多一公斤,一条鱼肉至少要两三年才能上餐桌。但是,用传统的方法饲养的淡水草鱼,不但口感好,而且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普通鱼类的7.5倍,所以一条清水鱼的售价能达到块一公斤,而且需求量很大。现在,清水鱼已经是“致富鱼”,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农家乐的发展,让村民们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