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年龄大了,真的不能吃肉了吗营养师这是个伪

发布时间:2025/3/18 13:31:07   

周末回老家,特意走批发超市带了些肉回家,知道父亲喜欢吃香肠,又买了些香肠和酱牛肉。回家后发现父亲不在家,母亲脸色不好,问起来才说父亲去吊纸(人死后买纸去上坟)了。母亲絮絮叨叨地说:去世的人王叔才62岁,早上去菜地的时候跌倒了就再没起来,大家私下里聊起来说前几天王叔的女儿回家,给带了不少的肉和好吃的,他还出来炫耀呢,这说去世就去世了,大家都说现在病是越来越多,都是吃肉吃的,以前天天吃糠咽菜,大家都没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的身体反而不行了。

我笑着跟她解释:其实这些疾病跟肉关系不是很大,建国之初人们的平均寿命不足35岁,而现在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7岁,翻了一番多;以前这些疾病少,是因为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没了,甚至有70古来稀之说,现在过70岁太正常了,你也说了62岁去世大家都感觉年纪轻轻的,但是他以前62岁算寿终正寝了,身体就像机器,用的时间越长,即使保养得再好,终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不要全部推到肉身上。

年龄大了,真的不能吃肉了吗?这其实真的是个伪命题!

动物研究显示,高脂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地缓解组织器官的萎缩和功能的紊乱,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寿命。临床研究显示,年龄越大,越需要适当的补充肉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摄入肉类来提高机体的脂代谢,降低糖代谢,进而干扰人体的代谢模式,改善疾病或者延长寿命!而我国的膳食指南也指出需要均衡饮食,每天摄入定量的肉类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于红肉致癌

的确在年,WHO分支部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培根、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将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

而这里IARC将致癌物质分为四类:

1类:对人类致癌;

2类:可能对人类致癌。2类又细分2A和2B,2A为很可能对人类致癌(probably);2B可能对人类致癌(possibly);

3类:不明确是否能对人类致癌;

4类:不太可能对人类致癌。

此消息一经发布,不论是在营养学术圈还是在吃货圈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其实红肉可能致癌与红肉必然致癌有着本质区别,此外,致癌因素本来就是多种多样且较为复杂的。把红肉与致癌划等号是不科学的。

肉类摄入量与癌症发病几率的确存在一定关联。

有报道称,肉类摄入量每日增加g,结肠直肠癌发病几率提高12%—17%;加工肉制品摄入量每日增加25g,发病几率增加49%。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烹调红肉时,会形成导致DNA损伤的致癌物质,比如杂环胺有关。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研究表明,与不吃加工肉类的人相比,如果某人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例如一根香肠或两片培根,那么其患胰腺癌的几率要高出19%。与不食用红肉的男性相比,每天吃克红肉的男性患胰腺癌的几率会高出29%。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的研究也显示,日常摄取很多红肉的人,较容易罹患某些类型的肾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加工过的红肉可能致癌,食用红肉制品最多的人比食用量最少的人患膀胱癌的机率要高出30%左右。

当然,也有研究报道证明红肉摄入量与结肠癌发病几率没有关系。在欧洲进行的癌症调查研究显示,地中海地区国家的肉类,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的消费量高于北欧国家,但长久以来,该地区的结肠癌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于北欧国家。关于肉类与癌症的关系虽有不少研究,但仍存在许多争议,且不同研究结论相互矛盾也很常见。

一般认为,总体而言,加工肉类、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脂肪与癌症发病几率的关系更密切一些。所以香肠、腊肉等加工肉类确实要少吃。

各种肉类详解

1、猪肉

猪肉是我国居民主要的动物性食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猪肉并非不好,但肉食的摄入不应该过于单调,并且猪肉里面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在肉类当中,猪肉应该是人们相对靠后的选择。

猪肉在正常情况下往往是淡红色、粉红色的,放置时间过长后,可能会变成暗红色,但是几乎不可能在自然状况下呈现出鲜红的颜色。所以在买猪肉时不要迷恋那些肉色鲜艳的猪肉,那些色泽鲜红的猪肉很可能被加入了一些违禁成分,如食用硼砂。还有一些商家用一氧化碳去熏猪肉,这种做法的争议非常大。

猪肉中富含铁,铁是红细胞生成和维持功能所必需的。猪肉中提供的血红素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是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物质。

精猪肉是B族维生素的优质来源,尤其是维生素B12的极好的来源。维生素B12在素食中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B12,可能会导致恶性贫血。

2、牛肉

牛肉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含有全部种类的氨基酸,而且各种氨基酸含量的比例与人体蛋白中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上一致,但它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如清炖牛肉,就需要用小火烧煮。烹制前先把牛肉切成方形块,用沸水焯一下,清除血沫和杂质。这时牛肉的纤维是收缩阶段,要移中火,加入辅料,烧煮片刻,再移至小火上,通过小火烧煮,使牛肉收缩的纤维逐渐伸展。当牛肉快熟时,再放入调料炖煮至熟,这样做出来的清炖牛肉,色香味形俱佳。如果用旺火烧煮,牛肉就会出现外形不整齐的现象,而且容易表面熟烂,里面仍然嚼不动。

牛肉的纤维不易消化,老人、幼儿以及消化能力弱的人应吃嫩牛肉。

3、羊肉

羊肉中的钙、铁、维生素D的含量相对猪肉和牛肉更多。小羊肉的颜色浅红,肉质坚而细,脂肪匀称、色白,关节处骨质较松,湿润而带色。老羊肉的颜色深红,肉的质地较干较粗,关节处骨质硬,呈白色。前胸的肉质较老,适于炖和烧等做法。后腿相当于猪的后臀尖,多用于制作涮羊肉。腱子是羊腿部的肉,适于酱或炖等制法。

明火熏烤的羊肉串虽然好吃,但是不可多吃。

4、鸡肉

鸡肉和牛肉、猪肉比较起来,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此外,鸡肉蛋白质中富含全部必须氨基酸,其含量与蛋、乳中的氨基酸谱极为相似,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鸡肉蛋白质的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利用和吸收,同时是磷脂的重要来源。

5、鸭肉

鸭肉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同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较多的肉类,

胆囊炎等需限制脂肪摄入量的患者不宜多吃鸭肉,特别是鸭皮。

烤鸭含有大量油脂而且烤焦的鸭皮中也有一定的致癌物质,不宜多吃常吃。

6.鱼肉

鱼类按照其生存的水域差别,可以分为海水鱼和淡水鱼,按照鱼体内所含脂肪含量也可分为多脂鱼、低脂鱼。鱼肉是我们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营养价值比较高。

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22%,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尤其富含亮氨酸和赖氨酸。

鱼肉中一般含1%-10%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主要包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癌等作用。

鱼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约为1.5%,还有一些鱼不含碳水化合物,如草鱼、青鱼、鲢鱼、鲈鱼。

此外,鱼肉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鱼肉是脂溶性维生素VA和VD的重要来源,也是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VE、VB1和烟酸的含量也比较高,矿物质则以钙、钠、氯、钾、镁含量较为丰富,海水鱼类含碘丰富。

综上所述,中老年并不是不能吃肉,反而应该每天吃点肉,保证营养的摄入。但是注意不能吃太多肥肉和加工肉类,在肉类的挑选上,两条腿优于四条腿,每周保证多种肉类的摄入,才能保证有一个好身体。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养生资讯,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8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