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的习性 >> 素食网红偷偷吃肉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吃
文
李舒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是老祖宗说的话。
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吃肉
吃肉的人到底靠不靠谱,我们不评价,最近,发生了一件和吃荤相关的事情。
这位西班牙裔的Ins网红Rawvana,坐拥万粉丝,以其阳光的生活态度和美好的身材为大家所熟知。
她Po的每张照片,画面基本上都是“阳光、美景、素食和美好的身材”,即使不是素食者,也会被她的生活方式所吸引。Ins上画风是这样的:
最近这位素食网红在粉丝拍摄的vlog里,被大家发现了在偷偷吃鱼。
一位粉丝在拍摄vlog的时候拍到Rawvana在吃饭,眼尖的网友立刻发现她盘子里竟然有两块鱼肉!
短短十一秒的视频发出之后,大家都愤怒了!看起来那么坚持素食主义的Rawvana,却在私底下吃肉!这种表面吃素,背后吃肉的行为简直是在欺骗广大素食爱好者的感情,这更是辜负了那些在她的影响下跟随脚步一起吃素的粉丝的信任!
虽然她事后解释,说自己是因为生病,不得已才开始吃肉,因为她已经患上了贫血和胃肠感染。
But,问题的关键难道不是撒谎吗?
曾几何时,吃草成为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看上去),中产阶级们喜欢在社交平台上po上牛油果沙拉碗的照片,提倡素食本无可厚非,但撒谎,真的就不好了。
当代社会,提倡的应该是: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吃肉。
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是真名士自风流
公开讨论吃肉这件事,绝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比如苏东坡,明明一边教大家文火慢炖小猪肉,“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一边又假惺惺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哼,看这矫情劲儿,肯定是吃饱了才写的。
传说中被称为“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的东坡肉
还有周作人,写文章就喜欢谈吃,他的理由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和爱情是一样的。张爱玲一言以蔽之:
写来写去都是他故乡绍兴的几样最节俭清淡的菜:除了当地出笋,似乎也没什么特色。炒冷饭的次数多了,未免使人感到厌倦。
由此可见,文章太素,也不是好事。
路易十四一顿饭可以吃下四盘汤、一整只鸡,一只山鹑,一大盘汤汁蒜香羊肉,两大片火腿,此外,还有水果,糕点和全熟煮鸡蛋。食量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吃什么食物才能写出畅销书?在阿加莎的自传中,可以发现她的口味很简单——喜欢肉和甜食,而这些偏好被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了大侦探波洛身上。
汪曾祺汪老也说了:“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肥七瘦三的狮子头,瘦肉颜色殷红、肥肉白如羊脂玉,这才是正义。
活色生香的人,就该活色生香地吃肉,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是真名士自风流。
从宋代第一傲娇摩羯座文人,到日本仗剑独行的人气吃货大叔,从以杀人为乐的腐国推理女王,到让所有男人爱恨不得的千古第一淫妇,古往今来的各种人,都在用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毫无忌惮地吃肉。
中国人民的吃肉历史源远流长,但是,你知道吗?中国人在吃猪之前,羊肉才是肉食界的扛把子,草原上桀骜不驯的羊羔可以做成羊羔酒,脂香配合酒的辛烈,让雍正皇帝二十年念念不忘。牛肉在古代,是梁山好汉的最爱,也是最具男子力的食物。
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鄙视链——汉朝时一只鸡36钱,而猪、牛、羊、狗肉一斤只需要6到10钱,要知道那会儿,一名书佐月俸才钱,吃肉不是问题,吃鸡还得是土豪才行。
多亏了南北朝的贾思勰,他在《齐民要术》中教大家养鸡,鸡的产量提高了,孟浩然才能“故人具鸡黍”,陆游也才可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所在的宋朝,因为皇帝的喜好,羊肉站在了吃肉鄙视链的顶端;但到了明朝,因为养鸭防蝗的策略,大家有了一千种烹调鸭子的手段;慈禧太后的清宫宴席,因为避讳而无法吃羊肉(老佛爷属羊,连“羊入虎口”这样的唱词都不准有),于是,她便猛炸猪皮响铃,一直到吃成了脂溢性皮炎,也不肯撤下这美味。
关于吃肉,哪个人没有记忆呢?
小时候,吃肉是有些大张旗鼓的。我最喜欢年尾时节,爸爸请出家里那口不知道多少年的黑色小缸和一块饱经沧桑的青石,我知道,做咸肉的季节到了——咸肉必赶在立春之前腌制好,过了立春,气候渐渐湿热,肉就容易变质。
先用小火小辛翻炒花椒,香味渐渐弥漫开来,有种置身“椒房”的感觉。把盐倒进锅里,继续小火翻炒至微微发黄,腌肉的作料就完成了。之后,爸爸会郑重去菜市场,那里有他相识多年的卖肉师傅,爸爸说,只有老王家的五花肉,才值得拿来做咸肉。
鲜红的五花肉被细细抹上花椒盐,爸爸弯着腰,像给五花肉做按摩。之后入缸码放,再压上一块大石头,这样一忙,往往一个下午过去,爸爸的身影被拉的长长的,像我的大大卷泡泡糖。
腌制了十天之后,肉被用细绳肉挂起来,吊在通风处晾晒,这时候,每一家的阳台几乎成了“腌制成果陈列室”:风鳗、酱油肉、青鱼、风鸡、香肠……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香气,很多年之后,我还是愿意呼之为“肉香”。
我始终认为,还是我家的咸肉最好吃。
可是,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过这种鲜咸适口的咸肉了。似乎是那一年腊月,爸爸一如既往去了菜市场,过了很久才回来,菜篮子空空如也。我们很纳闷地问:“肉呢?”爸爸没有说话,一根接一根的抽烟,后来我们才知道,卖肉师傅老王得了癌症,医院看了他,给了他的爱人一点钱。
那一年的咸肉和香肠,不知道怎么的,都不如往年好吃。爸爸说,别人家卖的就是不如老王。
年后,老王走了。下一年,爸爸不腌咸肉了,我们家的咸肉都从南货店买回来。那肉也好吃,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少了一种风味。可是爸爸始终不腌肉,连那口大缸,也在搬家的时候不知所终。
后来,我读了钟子期俞伯牙的故事,忽然能够理解爸爸,懂肉的人和弹琴一样,都有一种心心相惜的知己感。
如果没有肉,这世界看起来多么无趣啊!
想想吧!压力的时候,让你振作的是梅拉德反应而不是草香,失恋的时候,让你想念的是炸鸡桶而不是沙拉,孤独的时候,唯有撕咬丰腴、鲜香、多汁、大块的肉类才能促进多巴胺的快乐分泌——肉,一直与人类最深层的情感相联系,肉香是灵魂散发出的香气!
正是为了这种惺惺相惜,我们希望用一种方式,让全世界的肉食爱好者团结起来,可以毫无顾忌的讨论吃肉这件事,面对真实的自己,释放最初的天性——
正所谓: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德州,没有一直鸭能活着游出南京,没有一只鹅能活着走出广东。
爱吃肉是天性,请大声说出我要吃肉!
相关阅读:
《我要吃肉》
李舒主编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