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的习性 >> 苏面咬不动是没煮熟那么多讲究有用吗,这些
苏州以外的人民吃不惯苏面,可能是觉得苏面汤吃起来太过清淡了,没有辣味和其他浓重的味道,浇头也不用八角花椒这些增加风味的香料,外地人吃起来会感觉没有什么味道,特别是红汤面,外地人会觉得全都是甜味。这也就跟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重要的关系!
记得刚到苏州那边的时候,在苏州人早上吃面这件事情上感觉到不可思议,其实很多苏州人就是早饭喝一碗汤面就可以的,一碗热呼呼的双浇面下肚,之后一整天都充满了精神。
像一些外地人吃不惯苏式面,也是很正常的,就像大家也吃不惯一些地方的特色美食,但吃得惯也好、吃不惯也罢,大家对任何一种美食也是要有包容心的。不能说吃不惯的东西就是不好的,毕竟自己也不是宇宙的中心。话说回来,苏式面就像苏州人的生活,看似简单,其实是很讲究与精致的。
首先苏面最主要的就是汤底,汤底是苏式面的灵魂,会吃面的人,把面搅拌开以后,肯定是先来上一小口汤的,基本上一口汤下肚,就已经能知道这家面馆的面是一个什么水平。苏式面的汤并不是单纯的酱油汤,也不是单纯的加糖而已。每家都有各自的配方,但大部分是加入了鸡架、筒骨、鳝骨等腥增鲜的葱姜和佐料熬制而成。
比如比较有名的昆山奥灶面,还要加入青鱼的鳞、腮和黏液,增其鲜味,而且凭借独特配方,完全去除了鱼腥味,是非常讲究的。其实奥灶面和传统苏式面还是有所区别,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了。第二是浇头,这里说的浇头,就是单独加在面条上的配菜,这是提前做好的,绝不会与面条一锅煮熟。
在苏州人的观念中,如果把面与菜一起煮的叫做“烂糊面”,只能自己家吃吃,外面是不会卖的,因为上不了台面。常见的浇头有素浇、面筋、辣酱、焖肉、爆鱼、爆鳝、大排等。顺便说一句,现在的网红三虾面,苏州人其实很少吃,大家凑凑热闹可以,但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苏式面的代表。还有什么的九宫格之类,以前也是没有的。苏州人吃面都有自己喜欢的浇头,一般不会让店家随意搭配。
第三就是面条本身,苏式面是细面,讲究“硬芯”,也有人说吃起来跟没煮熟的一样,其实这只是口感上的不同而已,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不靠谱的店家确实没煮熟的。在苏式面中,捞面工是一个非常重要岗位,主要是把面捞上来的时候,要用手腕的力量迅速将带上来的煮面水控干。一碗面汤底、浇头再好,要是混入了浑浊的煮面水,那也只能算是残次品了。
有些讲究的苏州本地人会特地起早去吃“头汤面”,就是为了追求第一锅汤煮出来的水清澈。所以一碗苏式面端上来的时候,面条一定要是整整齐齐、纹丝不乱,像姑娘细心梳理过的发髻一样。若是面条七零八落散在汤中,这碗面不吃也罢。吃苏式面还有“宽汤”、“紧汤”、“重青”、“免青”等等这些说法,不过现在能做到这么讲究的店家不多了。
苏州的面还是很好吃的,浇头花样非常的多,什么爆鱼面、腰花面、鳝丝面、三虾面、雪菜肉丝面、焖肉面、排骨面、鸭浇面,还有常熟蕈油面和昆山奥灶面等等,等等。年轻时到苏州喜欢高汤面,面要下的硬硬的,常州人称之"断生面”,年纪大了就要吃烂一点的面,总是要嘱咐捞面师傅最后一碗捞给我,或者多煮一会再捞。
有些人觉得在苏州吃面印象最深的是裕兴记的三虾面,之所以印象深,不仅是面浇头的颜色和味道鲜美,还有面的价格。因为好吃,所以经常会在端阳节前后,太湖籽虾上市的季节,自己在家学做三虾面,色香味俱全,吃起来味道非常的不错。
苏式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就像苏州的小桥流水、精致园林、古镇小巷,你随便去走走逛逛的话也就一般,但如果细心去品味的话就有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