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江西九江一渔民意外捕获一条60斤的大雄鱼

发布时间:2023/10/12 14:33:54   

剁椒鱼头是湖南传统名菜,而吃过这道菜的人,应该都知道,这道菜蕞好的食材是鳙鱼头,鳙鱼也被称为“胖头鱼”“大雄鱼”,而且鱼头越大越美味,对于食客来说,也是越有口福的。

,长沙德思勤广场有一场品鉴会,是“坛宗剁椒鱼头”发起的,这场鱼头品鉴会的主角,是一条60斤重的大雄鱼,这条大雄鱼光鱼头就有25斤重,后来被做成一盘剁椒鱼头,装在直径约1米的特制盘端上桌,全场观众无不沸腾。

品鉴会上的大雄鱼

这道菜,是经有20年厨艺的后厨做出来的,那味道无需怀疑,肯定是很正宗的,在场的观众品尝过后,都意犹未尽,可惜人数太多,不能多吃几口。

不得不说,在场的观众真是饱够了眼福,又尝尽了口福,要知道,能吃到一味正宗的剁椒鱼头,已经很不容易,能见到60斤重的大雄鱼,又尝到它的美味,真是百年难得一遇啊!

25斤重的大雄鱼头被做成剁椒鱼头,放入直径1米的特制大圆盘端上桌

这条60斤的大雄鱼,是在哪里捕获到的?

60斤重这么大的大雄鱼,至少长了30年了,它被搬到长沙鱼头品鉴会,变成盘中餐,被观众享用,那么它是在哪里被捕获到的呢?在那场鱼头品鉴会上,“坛宗剁椒鱼头”的第4代传承人戴先生介绍说,这条大雄鱼是在江西柘林水库,意外捕获到的。

拓林水库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库?

柘林水库位于江西九江,因建在柘林湖上,因此得名“柘林水库”,柘林水库位于庐山的西面,它的面积宽广,达到平方公里,光流域面积,就占到了平方公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岛屿,因此还有“庐山西海”、“江西千岛湖”的美称。

柘林水库建成已有47年,水库修建的大坝,可为几十万亩农田提供水源。柘林水库水域宽阔,能贯穿上下游公里的航道,可以让50T以下的船在湖上,终年通航。由于地势优势,水库内平湖也不少,为发展养殖、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柘林水库的水质优良,属于国家一级标准,我们从下表的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

近期柘林湖地表水质监测数据

柘林湖水质状况为“优”

柘林水库里生长的大雄鱼,不喂饲料和激S,只吃浮游生物,生长速度缓慢,但很健康。因为水域面积达到平方公里,鱼的活动量非常大,因此鱼头比较大,颜值也高,肉质也更加的鲜嫩爽滑。

这条60斤重的大雄鱼是钓到的吗?

这条大雄鱼不是钓到的,而是在水库意外捕获的。这天,何先生和几位渔民,一起开船到水库北面的水域去捕鱼,本以为这次捕到的鱼,也跟平常一样,三四百斤,个头大小也就是些4斤左右的“小鱼”,十几二十斤的算大的了。

水库里面平时捕鱼三四百斤,数量也有上百条,渔民也不是一下子就卖出去,所以他们都是穿着防水连体服去的。等捕到了鱼,把鱼和网拉上船,再往船里注入点水,把鱼网围成一堵“墙”,不让鱼“跳”回水里。

这天,何先生和几位渔民,开了一艘8米长的船,撒好网之后,又开船在湖中逛了几圈,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些家常,时间差不多了,再返回来准备收网。

何先生捕获的大雄鱼

何先生起网的时候,明显感觉网很沉,他只好叫几个渔民过来帮忙,当他们几个合力把网拖出水面,再拖到渔船上时,看到网中除了无数条小鱼,当中还有一条很大的鱼,目测有50多斤重,身长也接近1米的样子。何先生感到非常意外!

何先生在柘林水库,打了十几年渔了,还是头一回捕捞到那么大的鱼,不过这鱼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品种,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是什么鱼。

为了不让这条大鱼跑掉,也为了不让那一群“小鱼”游走,他们找来几条棍子,把船围住,这样鱼就跑不了了,然后何先生走到鱼群中,抱起了那只大鱼,一开始鱼还溜走了,何先生又上前抓住它,才把它稳稳地抱在怀里。这一抱,才发现这鱼不只1米长,都快接近1.2米了。

何先生认得这鱼,这是一条大雄鱼,渔民拿来秤,称得这条大雄鱼有60斤重。可把何先生高兴坏了,一直抱着鱼不肯松手,就好像抱自己的娃儿一样。

这条60斤重的大雄鱼到底是什么鱼种?

雄鱼,又叫胖头鱼、大头鱼、还有叫“雄鱼”“鳙鱼”的,和青鱼、草鱼、鲢鱼并称中国四大家鱼。大雄鱼(鳙鱼)还几个俗称,和鲢鱼有关,比如“花鲢”“黑鲢”“麻鲢”,但它不是鲢鱼,而是鳙鱼,因为它的外形和鲢鱼的相似,体型比较扁,所以名字才与鲢鱼站了点边。

上为鲢鱼,下为鳙鱼

雄鱼是一种淡水鱼,喜欢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以浮游动物为主食,比如水藻、蚯蚓、红虫、水蚤、浮萍,当然,如果是养殖的大雄鱼,就更不挑食了,像麸皮、馒头、米饭这些,大雄鱼也爱吃。

雄鱼在我国,分布的水域很广,从南到北几乎全中国的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再加上鳙鱼属于四大家鱼,对于很多钓鱼爱好者来说,钓到鲢鱼、雄鱼、草鱼,这些常见的鱼,也没什么稀奇的,只不过是钓到多大的鱼罢了。

因为雄鱼的鱼头好吃,又有清洁水质的“功劳”,喜欢吃水里的小动物,所以一旦钓上大雄鱼,就不要放生了,既然大雄鱼那么美味,都会把它做成盘中餐。

丹江鳙鱼

大雄鱼的历史有多久了?为什么那么久还有那么多大雄鱼?

雄鱼这种鱼种,其实已经存在年了,可以说,历史相当悠久了,那么它为什么叫“大雄鱼”,而不叫“大熊鱼”啊?

“雄鱼”的历史渊源

雄鱼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而且自古以来,就是做鱼头的好食材。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曾对雄鱼这样描述过:“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

这里所说的鳙鱼,就是我们俗称的“雄鱼”,个子大的,十几斤以上的,我们就叫“大雄鱼”。鲢鱼的美味在腹部,雄鱼的美味在头部,其他鱼类的头部,都不如雄鱼的鱼头美味。

而在明代的时候,人们吃雄鱼头,一般是拿来清蒸或者清炖,一直到清代,“剁椒鱼头”这道菜才广而传之,说到这里,剁椒鱼头还有一个典故。

湖南名菜:剁椒鱼头

湖南名菜“剁椒鱼头”的来历

相传在清代雍正年间,有一位文人叫黄宗宪,他一向是不太支持满清的,还写了不少反清的文字,因此被抓了起来,不过他也不甘一辈子,就这么在牢中度过,有一天,他趁看守的人换岗间隙,出逃了。

黄宗宪逃出去以后,经过湖南一个小农村,由于天色已晚,他便借住在一户农家。这位农夫非常热情,把黄宗宪安顿好以后,就去池塘里捞了一条雄鱼上来,交给农妇去做菜。

农妇可是个做菜高手,她把鱼洗干净后,鱼肉拿来煮汤,鱼头拿来清蒸,再放些自家做的剁椒和鱼头一起蒸,端上桌来请黄宗宪品尝,黄宗宪尝了之后,觉得味道非常鲜美,久久不能忘怀,他还特地向农妇请教了做法。

待事情平息后,黄宗宪返回家中,让家厨也来做这道菜,还吩咐要改良一下,配料里面加些豉油、葱、姜、蒜等,家里一有客人来,黄宗宪少不了安排剁椒鱼头,于是这道菜就传播出去,成为了湖南的一道传统名菜,也是湘菜蒸菜的代表。

剁椒鱼头面

雄鱼为什么取之不尽吃之不绝呀?

雄鱼喜欢生存在水域的中上层,如果按四大家鱼,喜欢呆的水域来说,从上层、到中上层,到中下层到底层,分别是鲢、鳙、草、青,雄鱼是排在第2位的。

雄鱼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江河湖这些淡水水域,都有雄鱼的身影,由北向南,从从黑龙江到长江、再到珠江,都是它们野外生活的主要区域。

而如果是养殖的,东西南北各种大小水体,雄鱼都不嫌弃,它都能生长得很好。自年代以来,我国水产领域,就获得了非常大的技术突破,青、草、鲢和鳙“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所以,也因此国内的养鱼产量开始迅速增加。

千岛湖鳙鱼

要知道,年以前,老百姓想吃鱼,都是自己动手,用一些比较“老土”的方法,到野外捕捞回来的。经过国家相关技术人员的,一次次试验培育,也是历经了好几十年,才有了今天供求平衡的雄鱼量。

年,老一辈鱼类,遗传育种学家,吴清江带领团队,开创以鳙为对象的,品种选育相关工作。在长江武汉黄冈江段,收集了2万条野生鳙幼鱼,作为第0代进行人工选育和繁殖。

年,童金苟接过导师吴清江的接力棒,成为鳙鱼人工选育的第2代科研人。为了提高人工育种效率,他的团队还进行了,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年,“中科佳鳙1号”终于在水生所科学家,20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下面世了。童金苟团队在湖北省和江苏省的多亩池塘中,经历了严格的生产性对比和中试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当地未经选育的鳙鱼相比,“中科佳鳙1号”的体重和头长,都得到了一定比例的提高。

所以说,有这样的技术,雄鱼就能正常地供应了,我们老百姓在菜市场,也能常看到它的身影了,想吃就买。虽然养殖的和野生的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营养蛋白质是差不多的。

砂锅鳙鱼头

结语

无论在哪个湘菜馆,都少不了剁椒鱼头这道菜,它甚至是饭馆的招牌菜,也是客人爱点的一道菜,更是湖南人爱吃的菜肴之一。

广西人一般吃鱼头,买的是鲈鱼,然后拿来炖豆腐,如果买到了野生的鲈鱼,而不是养殖的鲈鱼,那么做出来的鱼头豆腐汤,也是相当美味的。不过,如果从营养价值来说的话,鲈鱼比不上雄鱼。

而雄鱼之所以那么受人喜爱,除了它的鱼头美味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它有多种做法,如清蒸鱼头、醋熘鱼头、剁椒鱼头、鱼头泡饼、鱼头炖豆腐。一个鱼头能做出百变菜肴的,恐怕除了雄鱼,没有其他鱼类的鱼头能这么做了。

因为雄鱼出众的“头身比”,头部占了总身长的三分之一,所以中国人喜欢,形象地把雄鱼叫成“胖头鱼”,再加上雄鱼的肉质鲜美,让很多爱鱼人士欲罢不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0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