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钢铁水利枢纽也有柔情给鱼儿一个舒适的家

发布时间:2025/7/14 12:18:22   
讲真,你知道金龙鱼已经濒危,可你知道上个世纪,我们最常见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卵苗骤减,几乎让天然捕捞成为一个梦。“以四大家鱼卵苗发生量为例,上个世纪50年代监测发生量亿尾,近年监测数据徘徊在1亿尾左右,仅为上世纪的0.3%!”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说,长江天然捕捞量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40多万吨降至目前的不足10万吨。但过去7年,长江中游四大家鱼年产卵量却增加31倍,这一成果要感谢26年前提出的设想。一个来自经济效益之外的考量——生态调度“生态调度”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对长江的四大家鱼来说,却关乎生存繁衍。年至今,三峡水库共进行11次生态调度试验。与年相比,年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总量增加31倍,其中生态调度期间的产卵量更是增长了近86倍。制图:蔡华伟26年前提出的设想,来自经济效益之外的考量据介绍,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是适应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物种,其资源动态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表征。上个世纪,“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的卵苗发生量因人类活动过剧而呈下降态势。”水生所生态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陈小娟称,每年4月底到7月是长江四大家鱼的产卵期,其自然繁殖离不开特定的水文条件,如持续的涨水过程、一定的水流流速、20摄氏度以上的水温等。保障四大家鱼繁殖的对策主要是通过运用水库调度产生人造洪峰促其自然繁殖,即“在家鱼繁殖期内,特别是5月中旬至6月上旬,江水温度保持在18℃以上时,安排2—3次人造洪峰,以促使宜昌至城陵矶江段的家鱼产卵”。对于兼具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及生态等综合功能的三峡工程来说,旨在减轻大坝对长江鱼类生存环境影响的生态调度试验实属众多工作中的“意外收获”,是经济效益之外的考量。年6月至今,三峡水库已经开展11次生态调度试验。每次试验前后两个月,水生所等相关科研单位都会通过在下游设点采集漂流性卵苗的方法跟踪监测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状况,以了解生态调度的效果。监测数据证明,生态调度试验对宜昌至监利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量的增加起到积极作用:—年四大家鱼总产卵量分别为0.亿粒、6.1亿粒、1.16亿粒、1.61亿粒、3.26亿粒、5.02亿粒和1.亿粒,其中生态调度期间的产卵量分别为0.01亿粒、4.06亿粒、0.58亿粒、0.54亿粒、1.04亿粒、0.亿粒和0.亿粒,10次生态调度试验过程中产卵总量为7.亿粒,占7年产卵总量的38.2%。长江委防汛抗旱办公室调度处副处长赵文焕介绍,今年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于5月20日开始,计划持续一周左右。其间,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从5月19日的日均立方米每秒逐渐增加,至25日计划日均出库流量达到立方米每秒,在水位流量图上呈现出一条逐日上扬的曲线。赵文焕称,经过10次生态调度试验,较为完善的调度方案已经被找到——结合水库消落调度,在每年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河道水温达到20摄氏度以上时,通过调控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塑造适宜四大家鱼繁殖的水文过程,初始出库流量立方米每秒、持续加大出库流量4到7天、下游河道水位日上涨率大于0.43米。为其他大型水利设施开展生态调度提供借鉴“生态调度试验是一种补救措施,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成功,并探索出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其他大型水利设施开展生态调度提供了借鉴,但在推广过程中障碍仍有很多。”陈小娟称,因为不同水生物种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不同,不同河流的水文条件也不同,在其他地方开展生态调度试验,还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即便如此,生态调度试验也已在扩大范围。赵文焕介绍,长江上游保护区干支流各江段分布有达氏鲟、胭脂鱼等产粘沉性卵鱼类,其繁殖对水文条件也有要求。在天然情况下,金沙江下游3月中旬水温可达到16摄氏度,但溪洛渡、向家坝运行后,向家坝下泄水温在4月21日才达到16摄氏度,较建坝前延迟了3旬,这意味着现行调度方式下,3、4月份期间,大部分时段不满足产粘沉性卵鱼类繁殖的水温条件。为此,去年,长江委组织三峡集团公司成功开展了溪洛渡水库、向家坝水库和三峡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在溪洛渡水库采用叠梁门取水方式使坝下泄水水温有所提高。监测数据显示,叠梁门落门完成后,取水高程由米抬升至米,对应机组的流道所取水温升高约0.4摄氏度。“不只是生态调度试验,为了降低水利设施对水生物种的影响,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增殖放流、栖息地保护、建设过鱼设施等一系列工作。”陈小娟说。文字来源《人民日报》年05月25日14版想不到钢铁般的水利枢纽在生命面前也如此柔情。周末到啦,小鱼们也快回家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8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