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的习性 >> 清道夫入侵福建九龙江钓鱼人钓到后摔
九龙江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鱼类资源丰富,有江东鲈鱼、鲤鱼、草鱼、青鱼等诸多品种。但近年来在九龙江也发现了不少外来鱼种,诸如清道夫、罗非鱼等,这些外来者正逐步吞噬着本土鱼种的生存空间。
近日漳州一位钓友在九龙江垂钓,结果上钩的鱼大部分都是清道夫,半天时间便钓了好几条。垂钓时钓获这种硕大无比的清道夫,钓鱼人的惯用做法是将它们丢在岸边晒死,或者埋在土里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这种外来“入侵者”,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
河道中泛滥成灾的清道夫,除了进行无害化处理之外,有没有别的方法去消化它们呢。
一位网友觉得丢了可惜,于是便决定将其拿回家给邻村的大爷烤着吃。
“鱼肚里面加葱,烤着吃,味道很不错!”这位网友讲:“就是它的皮厚了一些,把鱼皮去除后,肉质是白的,看起来还不错。”
清道夫也可以吃?这让不少钓鱼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在钓友们看来,这种外表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异型鱼,真的不知道怎么下口。能吃下去这种鱼的人,只能说口味不一般。
但在福建漳州一带,部分当地人有食用清道夫的习惯,这种鱼虽然看起来很丑,但本质上和其他鱼类没有区别,都是蛋白质而已。只要水质良好,类似埃及胡子鲶、清道夫、罗非鱼等外来物种,食用起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钓获这种鱼以后千万别扔,烤着吃,真香!”在网络上,也有人分享清道夫的做法,甚至有人直播如何食用清道夫。
在小编看来,这种鱼究竟能不能吃,关键看它们的生存环境,如果在水质受到污染的环境中,任何鱼都是不适宜食用的。但只要水质没问题,清道夫烤着吃也并没有不妥。
之所以很多网友难以接受,关键还是习惯问题。在北美、越南以及国内一些地方,清道夫是一种正常不过的食物。道理很简单,就像“臭豆腐”一样,国人感觉很香,老外则难以接受。
但在国内大家对清道夫的看法一时难以改变。钓鱼人钓获之后大都还像往常一样,将它们丢弃甚至摔死。网友们的有色眼镜,也让这种鱼除了在水族馆有一定市场之外,在餐桌上很难见到。
这也是清道夫在我国成功成为入侵物种的原因之一。
在福建的九龙江,类似清道夫这样的入侵物种越来越多。有钓鱼人称:“在九龙江钓获的鱼类,清道夫占了二分之一,罗非鱼占了三分之一,其他本土鱼种只有很少一部分。”
可见,这样的入侵物种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如果不进行定向清理,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还将被进一步压缩。
对付这些外来的鱼类,仅仅依靠钓友们垂钓完全无法制衡,将它们开发成一道菜也许是不错的想法。
也许只有吃了它们,才能解决其泛滥的问题。
不过对于清道夫,网友们真的愿意改变习惯,去吃它们吗?恐怕一时半会难以凑效!除了减少随意放生外,不少人建议河道管理部门能够定期清理这些河中“害鱼”,环保组织也可以通过“悬赏”的方式,收购它们……或者是做成猫粮、狗粮等等……
对于以上方法,哪一种会更为凑效?网友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