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生活环境 >> 王江泾60斤鱼王卖出80188元
-01-:10
嘉兴小新
过年的时候,我们中国人的饭桌上是不能少一条鱼的,因为讨口彩,年年有余,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有个老板买了一条鱼吃,这条鱼不得了了,抵人家一年半工资了,我们来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为啥这么贵。
这个鱼塘,差不多有5个足球场大,渔民们正在拉渔网。
徐师傅:“这网先放船里面,这网南面放到北面,那么拉过西,到平的地方再起网。那么要的鱼上市,不要的鱼再养。”
捕鱼是个技巧活,三道绳同时用力,速度一定要慢。
徐师傅:“一般的小池,我们基本上两个钟头好了,像这只大池起码要4个小时。”
老杨:“大概20几个人。”
慢的目的,就是不让水底下的钢丝绳有松动。
老杨:“快点这鱼要逃出去,要慢慢地移,慢慢地围过来,这鱼,要不然要逃掉的。”
梅师傅站在齐腰深的水里,踩着钢丝绳,一步一步移动。
梅师傅:“不踩牢要逃出去了。”
费师傅手里拿了一根,绑了绸缎的木棒,他在等渔网收拢以后,找头鱼,也就是鱼王。
费师傅:“这个鱼王,大,抬大鱼王,让人家都看一看。”
网拉了足足4个钟头,成千上万条鱼被收到了一起。
鱼塘老板俞来兴:“这一网大大小小,应该7万多斤。”
而这条大青鱼就是鱼王。
青鱼大丰收,俞老板很高兴,亲自鸣锣开道,要去拍卖鱼王。
鱼塘老板俞来兴:“鱼王拍卖,鱼王拍卖。这条鱼有60斤。”
这条青鱼王,在俞老板的鱼塘里已经生活了10年,拍卖起拍价块,相当于9块8一斤,这个价格跟小菜场一样,好了,大家开始抢。
一条青鱼,从,拍到多,再到多块,然后飙升到5万多块,最后出现了天价。
王江泾镇文化站站长陈宏伟:“元,头鱼成交。”
花块买一条青鱼的老板姓徐,他是秀洲区有名的纺织老板。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花高价买鱼王,跟烧头香是一个道理,目的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为了讨个好口彩。
徐老板:“对我们来讲,今年是个好兆头,年年有余,万事如意。我们做生意人,年年有余,大发财。”
王江泾镇文化站站长陈宏伟:“这个鱼又是寓意非常好,年年有余,我们老百姓每年到了这个季节,都是抓鱼捕鱼,腌鱼,杀鱼,挂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挂几条鱼,晒鱼干,那么过年的时候慢慢吃,这个是一个传统习俗。大家要图个吉利,图个热闹,所以我们每年要组织一个冬捕的活动,今年是王江泾镇首届渔文化节,冬捕节。”
(原标题《纺织老板买了去舍得吃吗?》。编辑宋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