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决定钓草鱼之前请先三思近期我收到了不少钓友发来的提问,都在询问钓草鱼方面的问题。在南方地区确实有很多水库中都有草鱼,甚至还有些时候能够看到草鱼上浮到水面附近,或者听到草鱼吃水草的声音。但是在任何水域中,草鱼所占的比例都不会很高,因为草鱼的繁殖能力很差,远远比不上鲤鱼和鲫鱼,和罗非等外来鱼种相比就差得更远了。另外,垂钓草鱼就意味着很可能钓不到鲫鱼、鲤鱼等底层鱼种,所以将草鱼设定为首选目标鱼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钓鱼人应该三思之后再做决定,除非水库中有人专门饲养草鱼,或者曾经投放过大量草鱼苗,否则不建议将草鱼作为首选目标鱼。根据草鱼的习性制定钓法(1)选择气温适中的天气草鱼的习性总体来说可以用“适中”两个字来概括,首先是对水温的适应能力适中,耐寒能力不如鲤鱼和鲫鱼,耐高温能力又不如罗非和鲢鳙,所以垂钓草鱼应该尽量选择气温在20℃至35℃的天气,其中夏季小雨天或者雨后是最适合垂钓草鱼的。秋末以及冬季,当气温降低至15℃以下时就不再适合垂钓草鱼了。(2)钓浮优于钓底其次,草鱼活动的水层适中,既不会像鲢鳙那样生活在浅水层,也很少像鲫鱼、鲤鱼那样在水底活动觅食。草鱼属于中层鱼种,绝大多数时候都会生活在中间水层,所以垂钓草鱼应该选择钓浮而不是钓。虽然在钓底的时候也能钓到草鱼,但是采用钓底的方式钓到草鱼的概率是很小的,采用钓浮的方式才能确保钓到草鱼的概率最大化。(3)素饵比荤饵更好草鱼属于杂食性鱼种,也就是说草鱼不仅以植物为食,也会捕食一些掉落到水中的昆虫。但是使用昆虫作为钓饵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垂钓草鱼多数是在夏季,草鱼在夏季的时候食欲非常旺盛,不会特别挑食,所以使用粮食、蔬菜以及水果等素饵垂钓草鱼是更好的选择,例如红薯、玉米、菜叶、蚕豆、葡萄等等。根据垂钓时间周期长短制定钓法垂钓草鱼应该根据垂钓时间周期的长短来制定合适的钓法,如果是短时间垂钓,例如垂钓时间只有一两天,那么就应该坚决钓浮。如果垂钓时间周期较长,能持续坚守三天以上,可以使用打重窝钓底的方法。短时间垂钓方法由于垂钓时间较短,所以必须尽快找到草鱼所在的水层,在气温合适的天气下,应该选择水深在2.5米至4米的钓点位置,采用钓浮的方式,垂钓深度为1.2米至2.5米,也就是选择最大水深一半左右的水层进行垂钓,只有找准了水层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钓到草鱼。由于采用了钓浮的方式,所以窝料的比重不能太大,可以使用麦麸、豆渣等比重较轻的窝料。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增加窝料在半水停留的时间,如果使用粗颗粒、比重较大的窝料,窝料就无法在半水停留,而是很快沉入水底,这对于诱鱼来说是不利的。钓浮远远比钓底更类,因为钓浮需要频繁补窝,在垂钓过程中必须根据窝料沉底的速度来计算补窝时间,尽量要让钩饵附近始终有窝料存在。长时间守钓方法如果垂钓的时间周期能达到三天以上,就没有必要钓浮了,而是应该钓底,因为钓浮需要高频率补窝,对于长时间守钓来说是非常辛苦的。采用钓底的方法需要利用前三天左右的时间打下重窝,通过大量的窝料将生活在中间水层的草鱼诱至水底,这种钓法虽然看似笨拙,却是成功率最高的。而且打重窝钓底不仅能够钓到草鱼,也同样有机会钓到大体型的鲤鱼、青鱼等底层鱼种,是一种实效性极高的钓法。但缺陷是耗时较长,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窝料。长时间守钓草鱼应该选择2.5米至3米左右的水深位置作为钓点,不可太深也不可太浅,水底必须平整,没有乱石、水草等杂物。初步规划前三天的主要工作是做窝,第一天投喂的窝料最多,然后逐渐递减,但必须保证窝点中时时刻刻都有适量的窝料存在,千万不能让鱼把窝料全部吃光。因此,每天至少需要补窝3次到5次,持续3天之后开始垂钓。由于是钓底,所以应该使用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窝料,例如发酵玉米或者是将老玉米浸泡充分吸水之后用来打窝。钓饵可以与窝料保持一致,或者使用红薯、菜叶等其它植物性饵料。总结:钓草鱼做窝是关键草鱼的活动范围有着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也就是说草鱼会大量聚集在水草或者水生植物较多的区域,所以垂钓草鱼选择钓位并不难,关键还在于如何通过做窝将草鱼诱进窝,特别是短时间垂钓需要钓浮的时候,保持窝料的不间断投放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很多钓鱼人都是在这一环节出现问题最终失败而归。但是如果能够在做窝环节有出色的发挥,草鱼就会源源不断地陆续进窝,在短时间内钓到很多条草鱼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