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先讲个小故事:今天傍晚我出去兜风,刚好看见两个人钓友在野河边钓鱼我本想问问渔获如何,可刚走到他们身旁就听到两人在抱怨。一个说:今天运气真差只钓了条鲤鱼,另一个说:有鲤鱼就不错了,我还白板呢,亏了那一大盆窝料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打了很多窝料却仍然钓不到鱼,旁边没打窝的反倒比自己钓的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饵料比人家差?窝料味道太浓?还是钓位的差异呢?为什么你打了那么多窝料却钓不到大鱼?这3点你没想到吧1、水底是否有鱼。看起来这是一句废话,没有鱼的地方谁会去钓,可实际上很多人却经常犯这种错误比如去一个水库,很多人都是先打一盆窝料再说,完全不打探鱼情,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大鱼钓鱼不能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即使你知道里面有大鱼,但知道什么品种吗?如果是鲤鱼多青鱼少,那么打螺蛳守青鱼肯定不合适;如果全是鲢鳙,你却想钓草鱼,渔获也不会好2、发窝时间。这点是重中之重啊,窝料打少了没有吸引力,即使诱来鱼也留不住;但打多了也不是好事,也许几天后才能发窝像文章开头说的那个人打了一盆窝料都钓不着鱼,难道一定是饵料不好、位置不对?我看未必,百分之八十就是因为窝料重发窝时间推迟了影响发窝时间除了窝料的多少,还和时间、鱼的种类、密度等等有关天气不好鱼在深水或者起浮,发窝肯定偏慢;如果鱼本身就饿,即使不打窝都会疯狂咬钩,最好的例子就是台风前一天3、窝料的类型。窝料有好多种,我分为三大类:粉饵、颗粒、谷物类粮食粉饵的诱鱼最快、留鱼最弱;谷物类诱鱼最慢、留鱼最强;颗粒则介于两者之间知道了这三者的区别,还得掌握根据鱼情来选择或者搭配的技巧乱用肯定是不行的,就像钓鲤鱼,鲤鱼本身就喜欢吃大颗粒、大片状的谷物,你光用粉饵打窝,一入水全飘走了还谈什么窝子呢?同样是打窝为什么别人钓的就多?因为人家在养窝,而你只是喂鱼!还要说一点,同样是打窝,窝料种类和数量也相同,可别人就是比你钓的多,怎么回事呢?有的地方本身就聚鱼可以理解成天然的鱼窝,有的地方是因为钓的人多了才形成了鱼窝,而在一个新钓位想要钓到大鱼先得懂得养窝子同样是打窝,每天去打50斤窝料那么就是喂鱼,甚至可能造成烂底懂行的人会根据水深、鱼的数量以及大小来推测一次打多少为好而且也不是每天都打那么多,一般都是呈阶梯性打,比如第一天50斤,第二天25斤,第三天10斤等等还有一点就是在钓的时候千万不要等到窝子里鱼都钓完了才想到补窝。这样的发窝时间非常慢,可能等你收了鱼才来吃,典型的喂鱼当然也不能在鱼口最好的时候补窝,会惊跑鱼群。正确的做法是感觉鱼口慢下来就开始少量补窝,并且声音要小,宁可多补几次大鱼之所以长成大鱼,肯定是身经百战,你要想钓起它,就得花更多的心思想更多的套路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由钓鱼阁小飞原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