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蓄水34年的葛洲坝,水深达50米,里面最

发布时间:2025/4/27 12:01:35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39.net/disease/a_5448270.html

作为长江第一个超级工程,葛洲坝因其防洪、供水、航运、发电等经济效益而广受赞誉。但与此同时,各界对葛洲坝的争议也一直不断,西方媒体更是宣称葛洲坝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并致使中华鲟等珍稀物种濒危。

如今,葛洲坝建成并蓄水了34年,水库里最大的鱼到底有多大呢?如果您喜欢,想要知道葛州坝中最大的鱼有多大,就得先知道里面有多少鱼类。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中一共生活着鱼类种,是我国所有水系中鱼类最多的河流,其中有十种过河性的洄游鱼类,被誉为活化石的中华鲟就是典型代表。

00:17

1万年来,中华鲟每年的夏秋之际都会从长江出海口处集结,组队逆行回游多公里,来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进行产卵繁殖,孵化成育苗后,又带着体长15厘米左右的年幼中华鲟顺游长江进入大海。十年之后,这些幼鱼发育成熟,会再次凭借着先祖的记忆继续洄游繁殖,如此周而复始了2亿多年。

00:10

然而,葛洲坝的建设直接拦截了长江,相当于给长江锁上了一道门,对于这些洄游的鱼类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根据估算,葛洲坝建设之前的70年代,长江里能繁殖的中华鲟多达超过1万尾,到了80年代,葛洲坝建成并拦截长江蓄水,直接降到了两千余尾,到了年也还能检测到50几尾。然而三年后的年,已经完全检测不到自然产卵的野生中华鲟,这意味着野生中华鲟已经没有了新的血脉,成为了濒危动物,甚至进入灭绝的倒计时。

而这罪魁祸首真的是葛洲坝吗?事实上,耗资48亿元建成的葛洲坝对中华鲟来说确实是灭顶之灾。很多人认为,大坝修建的时候都会预留鱼道,所谓鱼道,就是在大坝的旁边给鱼类专门修建一条沟渠,使得鱼儿可以自由翻越大坝逆流而上,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然而,葛洲坝建设的时候并没有预留鱼道,当时的专家认为。四大家鱼没有过坝的必要,中华鲟过不了坝,对白鲟的习性不够了解,无法针对设置鱼道,并认为中华鲟具有物竞天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只要在葛洲坝下游宜昌长航船厂至万寿桥的江段设置产卵场,中华鲟能适应新的环境,不需要通过大坝回到金沙江,直接在人工渔场产卵繁殖即可。

只不过人算不如鱼算,最终白鲟灭绝,中华鲟也危在旦夕。话说回来,蓄水34年的葛洲坝水深有50米左右,生活在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了呢?民间传言,千斤腊子万斤象正是长江中队最大鱼类。总结,腊子指的正是刚刚提到的中华鲟,万斤象指的是白鲟。只可惜长江白鲟没能进入年,在年底就已经被宣告。永久性灭绝,所以目前长江中最大的鱼类当属中华鲟。

至于最大的有多大,有没有传言中的斤呢?年,渔民张锦夫妇跟往常一样在长江水域中捕鱼,收网时,网中的大鱼撞破了数十米的流网。经工作人员现场测量,这条鱼长3.3米,体重超过斤,是近20年来在长江水域发现的最大个体中华鲟。除了中华鲟之外,三峡以及葛洲坝还存活着不少大物。这两个超级工程的修建,使得湍急的长江形成了一个个高峡平湖,同时把各大河流的食物拦截了下来,给鱼类提供了生存的天堂。

据了解,有渔民在葛洲坝附近捕捉过重达公斤的青鱼,也有人曾经钓到过身长2.18米、体重达斤的达氏煌,还有人发现了长达三米、体重达斤的鳙鱼,但有记录记载,长江中捕获最大的鱼还数多斤的中华鲟。

除此之外,三峡或者葛洲坝中或许还有着其他诸多未知的大物等待世人的发现。随着长江流域规划的十几座水电站的快速建设,阻止了诸多鱼类的自由活动,加上水体的污染,人类过度捕捞,长江一带的生态早已岌岌可危。

近十几年来,已经陆陆续续灭绝了多种长江特有生物,年功能性灭绝的白鳍豚。年12月23日,存活了1亿多年的长江白鲟也彻底灭绝,野生中华鲟也岌岌可危。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生态,保护物种多样性,我国宣布从年1月1日零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十年之后,长江生态必然取得重大成效,届时,千斤腊子万斤象也将重现葛州坝。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1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