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东钱湖这个村子以诗画为名,中午农家乐3个

发布时间:2022/9/17 14:53:44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最近半年来,我经常能看到关于游客去东钱湖城杨村的图文和视频的推送,自认为对宁波周边各个村落都相当熟悉的我,首先是没去过,也没有在计划中,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下子就火了,东钱湖很近,半天时间就能走个来回,于是找个休息天我们就出发了,想探一探这个新晋的网红村。

其实到了城杨村我才知道我以前走了不止一次的亭溪岭的尽头就是城杨村,走到一个牌坊我们就掉头往回走,因为车还停在山的那一边。而过了牌坊其实就是城杨村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开发,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庄,不会让人想到去看一看。

一进村口就有很大的停车场,摆明着就是欢迎游客来玩,不仅私家车停车场地大,连旅游大巴的场地都准备好了。村口的廊桥下,水是碧清的,绿色的竹筏有桌子椅子,不知道是装饰品还是真的可以划,反正拍照挺美的。

我们停好车步行进村,村口有个裴君庙,走到哪儿这样的古迹都会去看一看。

很可惜庙门关着,不能进去看看,门外有说明:唐朝的时候有明州的将领造反叛乱,朝廷派常州刺史裴肃平乱,沿途经过的将士纪律严明,风餐露宿,绝不扰民,百姓为纪念裴将军,东钱湖一带建了十八座裴君庙,可惜现在已经只有一些历史碎片了,城杨村这一座也是后来重建的。

路口有很多这样的路牌标识得很清楚,把一个古村落当作旅游景点来建设,让游客很容易找。

这是一个养老院,老人闲着无事,在村里捡了一些硬纸板和可乐瓶,放在门口等收废品的人来收,可以换几个钱。管事的阿姨说:你又去捡破烂了,快进去洗手。我们讨论着老一辈人节省惯了,忙活惯了,总想着力所能及挣些钱。其实她可能并不少这几个钱,但就是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人。

再进去,看到一个硕大无比的帽子,可以在这里拗造型拍照。

有农民在刨土地收土豆,我问他是卖钱还是自家吃?答:自家吃。我说这么多吃得完?答:吃得完,放一年都不会坏。我问:会不会发芽?答:明年春天才发芽。好吧。

看着这土豆带着泥土好不新鲜,犹豫再三没买几斤回家,几元钱一斤的土豆,菜场随时可以买,我们家也就买半斤土豆够吃一餐了,现在买的话还要背着走半天,不让人累得慌?于是最终没有买。

十年前去欧洲小镇看到人家家里的阳台上种着花觉得好美,咱们中国的农村那时候还没有开始新农村建设,很多还挺旧的,大家还是喜欢种些小葱,丝瓜、南瓜啥的,短短几年,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种着不能吃光能看的鲜花了。

看到一个书吧,居然农村也有可以供人一边看书一边喝茶喝咖啡的书吧了,主人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好早!一看才早上八点多,我们习惯早起了,其它游客还没怎么到呢。

书吧二楼有个平台,在这里喝茶聊天也是一个很不错休闲的去处。

这是一个用旧房子改造的城杨村党史教育馆,门都敞开着,可以进去参观。

门外还有一口思源井,老底子留下来的。

又看到农民挑了一担土豆经过,现在是吃土豆最好的季节了吧?

杨氏农庄,这是一个农家乐,露天的场地可以放长桌宴,不过现在天气太热,太阳很晒,所以在沿廊下放了几个桌子。才八点多我已经在考虑中午在哪儿吃饭了。

这居然是一个候车亭,经过城杨的公交车中巴车都在这儿停,但是我看到老人悠闲地坐在这儿喝茶,看路人,等我们一圈走下来他还坐在那儿,看来不是候车,倒是一个类似村口凉亭的所在。

候车亭对面就是农贸市场,我们去得早,还能看到摊位和很多买菜的人,九点多这儿就收摊了,游客们都涌进来,反而看不到村民生活的原生态了。

这里卖的都是东钱湖的河鲜了:河虾、朋鱼、螺蛳。

海鲜干货,应该是从咸祥那边过来的吧?老宁波人爱吃这个。

咸鳓鱼,蒸肉饼蒸蛋都好吃,极咸,咸到筷子头挖一点点就能扒两大口饭,三曝的还有霉味,但这个咸鳓鱼看上去不是三曝鳓鱼。

村里有个大会堂,很古朴,以前留下来的建筑吧?

这是一家卖竹筒饭的店。装饰得很小清新,进去看看。

里面有随手抓一把,给多少钱都可以的糖果。显然是吸引小朋友的,因为糖果不值钱,小朋友家里吃的应该好的多,只不过就是好玩。

这路边一溜水缸,仔细看画着是老鹰抓小鸡组图,很是有趣。很多人站在这儿都会拍照,看来村子真的是用心布置过。

城杨村的摄影展。

两个老婆婆一边走一边聊天:现在人是快活,地里想做做一点,不想做就可以不做,要在以前,手停口停,哪有这么快活的日子。我听了很感慨,回过神来给她们拍了张背影。老人最有发言权,年轻人总是说内卷,40几岁想财务自由,成天囔囔着等退休,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很相信这句话。

路边有老人在晒银杏叶,初夏的叶子还是绿色的。我问这用来干什么?答:泡茶喝。我不好意思再问泡茶喝有什么作用,怕人家嫌我话多。

这是一家民宿,周末经常会有人来这儿住一晚,山好水好空气好,买不起东钱湖的别墅,住一晚农家乐总是住得起的,这是最经济的休闲度假方法。

有个父亲带着孩子们在划竹排,孩子们笑得开心。

这边有人安静地垂钓,各享各的快乐。

这个现代建筑门口挂着:城杨艺术振兴乡村展览馆,我们进去看看。

里面没有人,也没有管理人员,随便看。

这是城杨村大变样的记录,从人大请来教授设计图纸,干部,村民一起出力,记录着短短两年把城杨村建设成一个美丽的乡村的过程。

农家用的碗成了装饰品,看起来也很美。

城杨村民多姓杨,所以叫杨家将,一担泥一担土参与到自己村的建设中来。

墙上反复播放着改造前的城杨村、建设中的城杨村和蝶变后的城杨村,我们坐下来看了不止一遍,拍得非常好。

请了人大的设计团队丛志强工作室,在村里驻点,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把村子改成现在模样。

这面墙上展示的是女红作品。经过艺术家的手,都变成了艺术品。

这里还有一个酒吧,也很现代化,虽然大白天不喝酒,但是进去看看。

里面的设计也很现代,适合年轻人来休闲旅游。

除了酒,咖啡、饮料也是有的。

村里还保留了人民大学丛志强的工作室。

工作室里没人,但大门开着,也可进去随便参观。我很怀疑在这样美好的、通透的环境里是否能设计出作品,因为这里更适合发呆啊。

这里有一个青扬1号,整幢民宿出租,单间不租。

我进去看了看,还不错,问了价钱一晚,最多能住七个人,三个房间。

不算贵吧,但刚好要有六七个人,不然也不划算。

那边极热闹,家长带着孩子们在玩,有专门的机构的老师带着孩子们拓展活动,有小朋友扭头对爸爸说:太热了,好晒!我听得笑起来,平时在空调房间久了,孩子们不太适应太阳底下久站了。

凉棚下,桌子都已摆开,这架势得有多少人吃饭啊?问了一下,53桌!

这个就是当年我们爬亭溪岭的鹅卵石路的尽头,到了牌坊我们折返,今天则从城杨村这一边走到村边的牌坊,从这边折返,十年,我们把这一条路走通了。

将近10点,村里渐渐热闹起来,游客多起来了。有些年纪的妇女喜欢穿红着绿,一色的明艳服装,心情好,嗓门大,让我们也愉悦起来。

老爷爷在做木工,抽着烟,冷眼看我们一眼,低头仔细地磨刀,也算老有所乐,能做些手工活是很不错的老年生活。

村里居然还有一个卖农产品的直播间,叫益马当鲜直播间,现在关着门,里面放了些茶叶什么的,不知道卖得怎么样,不过至少够新潮的。

年7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教授团队入驻城杨村,开启了艺术赋能村民,村民振兴乡村的创造性探索,千年古村焕发勃勃生机与崭新容貌,为感谢丛志强教授团队,村民集思广益,建了这个景点,寓意他们是艺术振兴乡村的源头活水。

原来是年7月才入驻,到今天也才不到一年时间,短短大半年的改建就让这个村子大变样,也因此最近才不断有人到这个焕然一新的村子里来,估计今年上半年才刚刚完成。

早上经过的大会堂里现在居然摆了40多桌的酒席,我们打听:这是办结婚酒吗?村民笑着说:结婚哪有这么差的菜?这是游客订的!看他们忙活得开心,刚才50多桌,这里40多桌,别的地方还有,这城杨村民一个中午就一百多桌的客人,还不带散客的消费,我们看着也替他们高兴。

村民们忙着准备午饭,五六十岁的姐姐们坐在船上,唱着“妹妹我坐船头,哥哥你岸上走!”

孩子们在做竹编。

我凑近去看,是在编这个。有的人会有的人不会,大多数是爸爸在帮忙,但有的爸爸动手能力强,有的就比较弱,一看就看得出来。我们边走边说,无论老少,城杨村总有让人可以玩的地方,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前来。

终于等到我们吃午饭的时候了,找了青扬2号,1号是刚才看到的民宿,是住的地方,而2号,则是食了。

我们是当天第一桌客人,服务员正在准备吃饭,让我们先坐下歇歇,等他们吃完了饭再给我们烧饭。墙上挂着的画,老式的热水瓶,煤油灯,都成为好的装饰品。

我们自带了一个羊角蜜,先吃着休息,顺带点好了菜。

菜单挂在墙上,青鱼划水,白斩鸡58,红烧牛肉68元,看看我们点了哪几个菜。

这是员工餐:番茄炒鸡蛋,咸菜蚕豆,榨菜蛋花汤,外加一瓶豆腐乳。三四个人吃这几个菜,看看自己吃的菜,觉得有点惭愧,人家吃得素得多。服务员很乐观:给什么吃什么,都好吃!

我们的葱烧鲫鱼上来了,58元一盘,有三条鱼,鱼也不算小,觉得挺不错的。鱼是现炸的,里面的肉还很嫩,外皮酥脆,葱是现烧,还是绿的,咸淡刚好,不是小火焖的鲫鱼那么咸。

咸菜夜开花羹,18元一盘,一大盘,感觉菜量都很多。

盛一碗很好吃,两个人各吃了三碗,还没吃完。

洋葱烧土豆,28元一盘,我觉得有点贵,但今天在村里一路看到新鲜土豆,非吃到不可,所以还是点了,土豆很香,但其实我们吃不下,最后这个菜基本都打包了,晚上回家热一热还是很好吃。

另外要了一碗米饭,其实我们只要一盘河鲫鱼,一个夜开花羹就足够吃了,家里烧的话也是一人一条鲫鱼。这盘土豆还是点得多了。

菜单,当天的午餐消费元,省一点不点那个土豆的话,80元就能搞定,应该还不错吧。

能看到城杨村勃勃的生机无限地生长出来。

等我们吃了午饭打算回家,那个喝茶的老爷爷还坐在那里喝茶,午饭时间还没到,他在家里太寂寞了吧。

我们商量着,这个村子带老人孩子来都不错,有地方看有地方玩,有地方坐,不用爬山,离市区又近,下次带爸妈也来一趟。

出村口,停车场都停满了,很多大巴停在马路边上,怪不得村里要准备一百多桌的酒席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4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