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中国顶级年货大赏,那么多年货你吃过多少

发布时间:2022/9/17 14:53:46   

年关将至,眼下置办年货,已成为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今天,我们就从美食角度来说一说,全国各地有哪些必备的年货。

北京月盛斋烧羊肉

“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老北京的牛羊猪肉有辣么多老字号,每家做的都是倍儿香,逢年过节,必定要备上几斤,这月盛斋的烧羊肉就是其中之一。烧羊肉是老北京的名吃,同治年间的《都门杂咏》就有烧羊肉诗:“喂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过去北京的“羊肉床子”(卖羊肉的铺子),一年四季都卖烧羊肉,梁实秋曾在《雅舍小品》里这样描述的:“烧羊肉和酱羊肉不同,味道不同,制法不同,吃法不同。酱羊肉是大块羊肉炖得烂透,切片,冷食。烧羊肉完全不一样。烧羊肉只有羊肉床子卖。”

大块五花羊肉入锅煮熟,捞出来,俟稍干,入油锅炸,炸到外表焦黄,再入大锅加料加酱油焖煮,煮到呈焦黑色,取出切条。这样的羊肉,外焦里嫩,走油不腻。每当羊肉出锅时,那香味儿就溢满了整个胡同,勾的人蠢蠢欲动,但凡有些经济能力的,隔三差五总要去买上一碗。买烧羊肉的人,往往都会带一个空碗,买烧羊肉的同时,还要要一碗烧羊肉的卤汤,为什么呢?北京人有句谚语:“烧羊肉拌面口口香”。因为这汤格外的香,所以好多人都会用这个拌面条吃,再撒上些黄瓜丝儿、淋上些花椒油,就着烧羊肉,那可真是五香扑鼻,“美不可言”。

天福号酱肘子提起正宗的老北京酱肘子,恐怕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天福号”。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公元年),距今有二百八十年的历史了,如果不是受到京城人普遍的喜欢,恐怕难以存活这么长的时间。虽然外表看起来黑乎乎的,但这独特的黑色外皮,正是天福号密不外传的绝技所在。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技艺可以用16个字来形容:选料精细、工序繁琐,工艺复杂,工具繁多。天福号选用的是黑毛猪,行家从猪的外表就可以断出猪的肉是否瓷实。做肘子只选用猪的前肘,因为那个部位活动量大,相对来说结构更紧实,口感更好。虽然叫酱肘子,但在制作的过程中没有用任何面酱、酱油等,而是采用独特技艺调制的老汤和酱汁,制肉时不惜费火,把肉完全炖烂,这样吃起来才够入味。

松仁小肚稻香村的松仁小肚也是老北京过年家里必备的年货之一。松仁小肚以其内含松仁而得名。成品色泽呈棕褐色,熏烟均匀,切开后瘦肉呈紫红色,脂肪呈乳白色,红白分明,切断面光润,切薄片亦不松散、破裂,味美适口,有松仁的清香味。现如今的小肚能切成厚片小块而不碎的,就算得上上品了,主要就在于灌小肚儿所用的肉和淀粉的质量和比例,以及加工方式。本来这小肚儿是平淡无奇的小菜,但是很多老北京人的眼中,小肚儿的地位要高于肘子酱肉,全在其外观无奇而回味无穷。而老北京文化的精髓,也正在如此。

上海八宝饭八宝饭寓意团团圆圆,是上海人过年必备年货。每到年节,上海的老字号“王家沙”店门口,都是大排长龙,那一口代表着“八宝进财、富贵吉祥”的“八宝饭”,即便鸡鸭鱼肉再多也要来上一口。

熏鱼熏鱼属于本帮上海菜的凉菜主打,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也会买来作为冷菜,象征着“年年有余”寓意。熏鱼虽名带熏字,其实并不是熏制的,而是采用先腌后炸再腌的工艺,选青鱼肚档的部分,加酱油和糖腌制四个小时以上。这时必须加一点糖,是确定熏鱼味道层次和基调,不使酱油之味独断专行的意思。同时调制一个腌料备用,这个腌料,要下大量的糖,务必使酱油的咸味和糖的甜味分庭抗礼,不分仲伯才行。在阴凉处晾干鱼片表面。起大油锅,油温八分左右氽炸。因腌料里有冰糖,糖经高温会发黑,所以本帮熏鱼做出来黑魆魆的,像烟熏过,也算实至名归。鱼块冷却后复炸一次,滚烫的炸鱼立刻浸入预制的腌料里,鱼肉收缩,吃透汤汁,即可捞出。这样做出的本帮熏鱼外层味浓香甜微脆,中间是转折的咸鲜味,最里面的鱼肉仍是白色的,保持了青鱼肉原味和肉质鲜活弹性。表里不一,俱美。

鸭胗肝动物内脏在西方人眼里是“下脚”,可在上海人眼里却是舌尖上的爱物。本帮名菜里,以内脏为主要食材的糟钵头、草头圈子、炒时件等更是声名在外,所以,鸭胗肝成为上海人喜欢的休闲零食也毫无悬念。上海人的年货,少不了稻香村的鸭胗肝,肉质特别的紧致,越嚼越筋道,越嚼越有味道,鲜味、咸味在口中蔓延,吃完一块就想第二块,绝对是老少咸宜的过年佳品。

大红肠山林熟食店在上海应该是人人都知晓的,最享有盛誉的是山林大红肠,简直堪称熟食中的经典,红肠中的Top1。可以做罗宋汤、红肠炒饭、肉粒Q弹紧实,入口还有淡淡的奶香味,越吃越香,越有咬劲,根本停不下来。

广州广式腊味“秋风起,食腊味”,这是广州的一句俗语,每当天气转凉,便是广州人以腊味入馔的佳期。广式腊味在广州人的生活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过年时当然更是必不可少。

过去,人们为了更好地保存肉类过冬,将鲜肉腌制后风干备食,这就是腊味的起源。然而由于地方文化差异,习俗有别,所以各地制出的腊味各有不同。广式腊味无论从色泽、形状还是口味口感上,都独树一帜,那股带有酒香、甜咸交织的味道,是老广们心目中最难忘的“翻寻味”。传统广式腊肠的做法较为复杂,肥廋比例会有所差异,按照业内的说法则是肥度四六的比例最佳。廋肉不宜太多,保留肥肉的松化肥润口感更佳。

腊味虽好,但在菜肴中,却难独挑大梁。最普遍的做法是腊味煲仔饭,这是广州人心中念念不忘的美味,无论是街边小店还是高档酒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数色腊味顺序铺排在米饭上,热气中慢慢变得晶莹透亮,而油脂的甘香也在缓缓渗入,直到每一粒米都吸足了腊味的精华。简单而直接,浓烈而纯粹,腊味的味道,已深藏于自身,无需五味调和,只待一把火,就会弥漫开来。入口满是腊味醇厚的香气,那红润如琥珀的肉质纤维,乳白如新玉的肥美脂肪,在咀嚼间逐渐化为了甜咸相伴的悠长回味,让人感觉十分的安宁和满足。

油角油角弯弯,家财百万。作为广州传统贺年小吃,油角是很多老广过年的记忆。因为外观像“荷包”(即钱包),油角被赋予了“家肥屋润”的好意头。广州人每到过年就要开始炸油角,以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煎堆在广州过年,一定要吃煎堆。煎堆由宋末南迁移民经南雄珠玑巷传至珠三角,每逢“谢灶”,这些移民及其后代便炸煎堆,寄托对家乡和先人的怀念。正如明末清初文学家屈大均所记:“煎堆者,以糯米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祀先及馈亲友者也。”后来,重贾贵利的岭南人给煎堆注入了功利色彩和吉祥意蕴,以油、糖、谷花、芝麻寄寓了人丁兴旺、发财肥润、生活甜蜜、节节高升之意。以糯米粉揉合粘米粉碾作皮,以爆谷花与炸花生加糖浆拌均作馅,捏成球状,大若拳头。不仅皮脆耐嚼、馅甘味浓外,还具有圆而不滑的特征。圆滚滚的煎堆可最大限度包容馅料,而且“煎堆辘辘”,更能寄托广州人“金银满屋”、“青云直上”的致富高升憧憬。

海味干货海味干货多用于做年夜饭和开年饭的菜式,如蚝豉用于做意头菜“生菜蚝豉”,寓意做生意“生财好市”;香菇海参焖猪脚、参炖鸡腿,取它的谐音“参”寓意“步步高升”;瑶柱则用于煲汤或做冬菇扒瑶柱。

苏州年糕对苏州人来说,排队买了年糕才叫过年。苏州年糕中最有人气的莫过于桂花糖年糕与猪油年糕了。原料选用优质糯米粉,放入不锈钢盆中按比例加糖拌匀,再放入适当的水搅和,就可舀到木桶里用大火蒸。约十分钟后糯米粉就蒸熟了。师傅用木桶里的布将熟糯米粉裹紧取出,放入大瓦缸里使劲揉,熟糯米粉很快就成了10公斤重的糕团。取出糕团放到案板上,进一步揉成长条。随后,在表面薄薄地刷上一层熟色拉油、均匀地抹上腌过的糖桂花,切成半公斤多重的年糕块儿,再用蓖麻花蘸着食用颜料点上喜庆的红色花纹,桂花糖年糕就成形了。糖年糕以切片油炸、切块和小圆子一起烧等为主,“按照苏州传统习俗,春节后还有二月二吃撑腰糕的小旺季”。老法头“撑腰糕”,基本上是苏州人过年没吃完的糖年糕。

猪油年糕,好像只有苏州有,其它地方很少见到。猪油年糕,半生,一般着红丶绿两色,红的玫瑰猪油,绿的薄荷猪油。也用纯糯粉,洒水修粉,上笼屉蒸熟,出笼后掺入荤油,加生板油粒,揉褥成3丶4公分厚,表面洒桂花或玫瑰花瓣,分切成大块,一方一方出售。食用时,将糕切成半公分厚,3丶4公分长宽的片状,往预先调好的鸡蛋面粉糊中沾一下,然后入油锅煎氽到金黄,搛起装盘上桌。此时,四四方方的猪油年糕块,形状端正,表皮松脆,内囊中的年糕已绵软,猪油全部溶解,与年糕融为一体。入口,又香又糯又甜,实乃是过年的上佳食品。

笋干苏州人习俗,购置年货总先买笋干,回家好早一点发起来。因为发笋干需较长时间浸泡,所以有“一乱勿乱,先浸笋干”这句俗语。年饭是每年家中最隆重的“工程”,而“发笋干”,就像是为这项伟大工程奠基。

节节拔高的笋干,有个好口彩,预示着来年生活的节节高。在发制笋干的过程中,邻里之间也会相互问候“笋干买好了吗?”“早就买好了,正在发呢!”这个“发”既是水发的发,又是发财、发达的发,大家心里都期待讨一个好口彩,来年大发!

发好的笋干用来烧肉吃特别香,而且越烧越入味,那五花肉吸足了笋干的鲜香,笋干又浸透了肋条的肉脂,二者真是相得益彰,比什么山珍海味都要好吃。不仅如此,笋干还可帮助人们清洗过年时吃得太过油腻的肠胃。。所以苏州人家的厨房里,一大锅烧得浓油赤酱的笋干烧肉,要从廿四夜吃到正月十五,还笑侃道:“拜年拜到正月半,开开橱门看一看,还剩几根老笋干”。

虾子鲞鱼鲞鱼即鳓鱼,我国北方习惯称之为“脍鱼”。虾子鲞鱼是在鱼干上面抹上虾子,味道鲜美至极。袁枚《随园食单》记载了制作虾子鲞鱼的方法:“虾子鲞鱼,夏日选白净带子勒鱼,放水中一日,泡去盐味,太阳晒干。入锅油煎,一面黄,取起。以一面未黄者,铺上虾子,放盘中加白糖蒸之,以一炷香为度。三伏日食之绝妙。”

青鱼对于苏州人来说,青鱼就是“年年有余”的那条鱼。青鱼在苏州话中叫做“棲鱼”,谐音与“聚”相近,意为“团聚”意思,因此深受百姓欢迎。这种丰肥的鱼,当然是放在年盘的上层。富贵人家,一送就是十多条;最贫困的人家,也得拥有一条;在鱼嘴与鳃之间穿根红绳,拎着晃晃悠悠在路上走,属于吴地风景。

鲜鱼多了怎么办?一条冬日里的大青鱼,至少十余斤重,苏州人历来对付的法子,最主要就是红烧,这是家庭主妇的基本菜式,算不得年节大菜。或者把多余的青鱼段用盐腌渍,挂在窗口,不过并不像湖广一带挂到腊鱼那般干,趁还有水分就收回放冰箱,然后用这咸鱼烧肉,或者加点绍酒姜丝清蒸。

青鱼汆糟更是冬日里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这道菜的关键,并不在于汆,而在于后面这个“糟”字。一般人家的做法,先将青鱼暴醃一天,再将香糟用黄酒调和,抹于鱼爿两面,放置一昼夜,待糟的恰到好处时,再取下烧成一眼能望到碗底的鲜美清汤,一般人家还会放入火腿片、冬笋片、香菇、青菜心。这是一道苏州冬令特色菜,喝一口汤,尝一口鱼肉,嚼之齿颊留芳,糟香醉人,味道极为鲜美。

扬州风鸡扬州人吃风鸡,其实就像高邮人汪曾祺说得那样:“大公鸡不去毛,揉入粗盐,外包荷叶,悬挂与通风处,越二十日可得,久则愈佳。”不过说起来简单,有经历的扬州人还是有些自己的心得:风鸡一定要阉过的鸡才好吃,一个五六斤重,胖得流油,在翅膀下面开个口,然后把内脏掏出来,里面揉进去盐和花椒,自己每天挂出去风干。吃过自己做的风鸡,就再也看不上市场里卖的成品了,“那个味道不对啊”。

风鸡的一大特点就是香,过去人们常常切一块肉放在米饭上蒸,一揭锅盖满屋飘香。风鸡吃完了肉还得废物利用,把骨头架子放在锅底,上面炖狮子头,整个楼都能闻到那种诱人的气味。

水芹菜水芹菜是扬州人大年三十夜团圆饭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时蔬。因为水芹菜的芹与勤同音,根据民间风俗,过年吃水芹就寓意在新一年勤勤恳恳。水芹菜又俗称“路路通”,有着事事顺心如意的寓意。

十香菜扬州人家过年无论是丰盛,还是简朴,有几样素菜是必不可少的,“十香菜”就是其中最家喻户晓的一种。炒十香菜是扬州特有春节习俗,用咸菜、百页、胡萝卜、冬笋、木耳、金针菜、花生仁、黄豆、豌豆苗、瓜姜等十样素菜炒制的年味菜,寓意十全十美。春节期间,吃腻了大鱼大肉,这十香菜咸中带甜,倍感清香可口。

年蒸扬州的各种“年事”里,最重要的是“年蒸”。“年蒸”是蒸点心,节前蒸好,存放在家中,预备节日期间享用。扬州年蒸的点心以包子为主,有的人家把年蒸好的包子、馒头和糕点,稍稍晾干,便整整齐齐地像垒金字塔一样,放置在家中醒目的地方,而且一定要等到过年时才吃。民众解释说,这叫“堆元宝”,象征着新岁新春招财进宝。

南京腊梅香肠在南京民间,有句俗语叫“没有腊梅不过年”。腊梅香肚是南京著名特产之一,创于清同治年间,有年的历史。其形如苹果,娇小玲珑,看上去红白相间颇为好看,吃起来更是香嫩爽口,略带甜味,老南京人称之“冰糖小肚”,其实就其用料及腌制流程与冰糖并无相干。所以如此称呼,一则出于市民对它的珍爱;再则,当年的香肚因选料质优、腌制精细,上口鲜香,久嚼之后有甜津津的回味,若加有冰糖一般。

咸货南京老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开始腌咸货了,有咸肉、咸鱼、咸鸡、咸鹅、咸排骨等等,品种丰富,应有尽有。咸鱼、咸肉、咸鸡、咸鹅曾经是南京人年货中的“四大金刚”。不过,现在人生活条件好了,大多是直接去市场购买,自己动手腌制咸货的已经不多了。

盐水鸭对南京人来说,如果除夕那天的餐桌上没有盐水鸭,就不算一桌标准的年夜饭。盐水鸭在南京人心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也是外地人采购南京特产时的首选。朱自清在《南京》一文中这样描述盐水鸭:“南京人都说盐水鸭好,大约取其嫩,其鲜。”这短短一句话,其实已经道破了南京盐水鸭的精髓:皮薄肉嫩、清鲜香美。

杭州酱鸭杭州人的年货里,还能有比酱鸭更经典的吗?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都要腌制酱鸭。在洪如嵩补辑的《杭俗遗风》记载:“酱鸭一味,以杭城绍酒店所制者为佳。每岁八九月间,各酒肆皆自制酱鸭,多者数百,少者亦百余。”

杭州酱鸭选用当年饲养成熟的肥壮鸭子,经先腌后酱精心制作而成,其肉色枣红,芳香油润,咸中带鲜,富有回味,口感肥嫩劲道,食之齿颊留香。过年前两个月开始,各大超市的生鲜区里就有了浓浓的酱鸭味,对于杭州人来说,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鱼干老杭州的年货清单里,鱼干是重要的一味。隔水一蒸,或者加点老酒,就是年夜饭必有的冷盘,也是整个正月里戒不掉的手边小食。江南密布的水网,给杭州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鱼类。但如果要做一条地道的本地风鱼干,钱塘江鱼是上等的选择。大江活水里,吃螺蛳长大的青鱼,身形巨大,劲头十足,本地人管它们叫“螺蛳青”。拿这种大鱼做鱼干的手艺,在城里渐渐消失;但在钱塘江两岸,人们近水楼台,做鱼干的风气日甚一日。一入冬,家家户户都会动起手来——有些是自己吃的,更多的,是卖给那些想念这一口的城里人。

鱼圆老杭州人过年,鱼圆这种讨口彩又好吃的食物,几乎是必备的。而那些平时不起眼的老鱼圆铺子,也会在年脚边排起长长的队伍。老板和客人往往寒暄打趣着,一颗白玉似的鱼圆和着清汤滚进碗里,要的不仅是鲜美滋味,更是一份几十年如一的交情。即便在今天,鱼圆基本还是手工制作,至少最终“捏”出来那一下,机器无论如何替代不了。因此,做鱼圆的店家也更多保留着手工作坊形式,藏身街头巷尾菜场集市,一开就是十几二十年,做的都是老客生意。

天津天宝楼酱货天津人过年,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下酒菜当属酱货拼盘。作为一家专卖酱货的百年老字号,天宝楼每年越是临近春节,排队的人就越多。天宝楼选料,以京式酱肉为例,需精选猪前后腿肉,肥三瘦七,用多年的老汤煮制4个多钟头,肥瘦相间,香浓色好,嫩烂适口。而秋冬热卖的烤肉(老天津卫称之炉肉),那得用五花三层的好原料,腌制12个钟头后,以果木碳烤,至肉皮呈米粒大金黄色的小泡,才切片使用。

要说风味,还要提酱杂样,寻味道,是吃一口变一个味儿。以心、肝、肺、肚、口条、肥肠等酱制品为主,火腿肠、腊肠、熏鸡蛋、烧鸡和味道可口的小酥鱼等15样品种,按照一定比例切片、搭配,放在白瓷碟里拌匀。品起来,不论是咸中带甜,还是酒香浓郁,那是厚味无穷。除此以外,还有酱肘子、酱牛肉、粉肠、松仁小肚、腊肠、熏大肠、熏兔肉、熏鸽子、酱下水(心、肝、肚、口条)等,都是下酒的好菜。

桂顺斋糕点天津桂顺斋是清真糕点店,拥有80年历史的老字号。桂顺斋食品二厂生产月饼、糕点、饼干、冷食、汤圆、麻花、面包及小食品八大类,共计三百多个系列品种。口味独特的传统糕点“萨其玛”、脍炙人口的“麻糖”、营养爽口四季旺销的“绿豆糕”,自来红月饼等,都是该厂久负盛名的畅销产品。

武汉腊味在武汉,最受欢迎的年货还要数腊鱼腊肉腊香肠等腊味。“屋里的香肠和腌鱼腊肉挂起来的时候,就知道,这一年,又要过完了。”相比较而言,武汉人做腊味比较简单,主要是以盐腌制,再依据风味喜好,加入花椒、辣椒等调味料。然后将腌好的肉条清理干净后,挂到通风的高处自然晾晒。腌好的腊味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哪怕只是做一道素菜,里面加上几块腊肉,那香味就能贯通整个小区。洪山菜薹(菜苔)炒腊肉丶腊味排骨藕汤丶腊味蒸茄子都是武汉独特的传统风味菜肴。

肉圆武汉人讲究过年吃肉圆,团团圆圆。相比灌香肠的繁复讲究,肉丸子就简单得多,抓一坨肉泥从虎口慢慢挤出,哧溜一下就能成型。新鲜出锅的肉丸嗞嗞地响,听着声儿都会唾液疯狂分泌,放凉后再和木耳肉丝魔芋入锅翻炒,或是丢进火锅煮pao,足有乒乓球大,一样鲜香无敌。

四川腊味说到腊味,记得去年过年之前新闻里都在刷着四川人熏腊肉熏出了“人间仙境”,可见腊肉在四川人的年货清单里,那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位。四川腊肉外表颜色金黄,内里红白分明,颜色鲜亮,咸鲜适度,并具烟香之味,酒饭均宜。

湖南烟熏腊肉在湘西农村,年前腊月都要杀年猪。杀年猪很讲究的,一般来说,要看日子,不能乱杀,乱杀年猪家里有可能不利顺。杀完年猪之后,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熏成腊肉。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

糯米糍粑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1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湘西人大方。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光滑,美观。

酱板鸭酱板鸭可以称得上是湖南一绝,风靡大江南北。据说在湖南当地,许多老字号的酱板鸭商家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不得不限量售卖,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酱板鸭一般选用当地产的精瘦型老鸭,经三十多种名贵中药浸泡,多种香料进行腌制、风干,历经十多道工序制成。成品红光油亮、皮酥肉嫩、酱香浓郁、干香可口,香、辣、麻、甘、咸多种味道在口中交缠,可谓是色香味俱全,难怪在全国拥有无数的拥趸了。

福建碗糕厦门俗语有言:“煎粿蒸糕‘发’新年。”为过好春节,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年糕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还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正如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红、白糖粿,加上菜头粿、芋粿、肉丸,是福建人春节必备的著名小吃,故而被誉为“迎春五味”。红年糕,取色暗红,寓意红红火火。白年糕,花生藏肚,食之软硬兼得。红、白糖粿味道香甜可口,韧性很好而且不黏牙,粿叶香气余味无穷。红、白糖粿祭祀完以后,可切片冷食、切片煎、或切片后裹上蛋清油炸。

龟粿闽南有一句俗语说:“拜龟,龟钱财;拜粿,大发财;拜红圆,全家大团圆。”在闽南地区,家家户户过年时都要买龟、买粿、买红圆,就是希望红红火火过新年。红龟粿是将通常染成红色并包有馅料的糯米粉团压上寿龟的纹样,再进笼屉蒸熟所得的一种粿,刚出笼的红龟粿可以用9个字来形容:红艳艳、香喷喷、甜丝丝。对闽南人来说,红龟粿的生命周期绝不止于供桌。完成供奉后的龟粿立即成为人们爱吃的糕点——粘糯的外壳和香甜的芝麻、花生馅料,既可以直接吃、蒸着吃或者裹一层蛋清煎着吃。

河南道口烧鸡河南任何一桌团圆饭都需要的一只鸡,河南烧鸡界的扛把子。道口烧鸡技术历代相传,始终保持独特的风味。它是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成品烧鸡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味儿香肉烂,一抖脱骨,其色、香、味、烂被称为“四绝”。

闹汤驴肉驴肉有多好吃?一句话回答你: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而闹汤驴肉,皇帝吃了都说好。相传明清时期,沁阳百姓对驴肉进行加工时,会定量在“老汤”内按比例加入深井水,再精心选择30余种调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最后做出的驴肉肉质鲜嫩松软,口感细腻咸香,色香味美。所谓闹汤,须选用大棒骨熬制的高汤加入驴蛋白、椒盐、香料和少许淀粉,顺着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拌之后,最终制成一种雪白香浓的汤汁。因驴肉在这种加入各种佐料的老汤中进行煮、熬的过程中形如过年闹春一样热闹沸腾,“闹汤驴肉”由此闻名。食用时,取块状卤好的驴肉蘸上汤汁一起入口,肉的鲜香,汁的浓郁,给人带来丰富奇妙的口感和享受。

老庙牛肉老庙牛肉是河南省滑县老爷庙乡特产,之所以称其为老庙牛肉,是因为它是在滑县老爷庙里加工的牛肉。据《滑县志》记载,明末清初,以卖牲口为生的老庙人张广美,见牛常有死伤,就杀掉煮熟卖肉。他渐渐摸到了煮牛肉的窍门,就经营煮肉卖肉的生意。后来,他不断改进配方,精工细作,因“肉烂筋面,色鲜味美,咸淡可口,老少皆宜”,常常被抢购一空。到了雍正三年,雍正皇帝食后,称“色、香、味”三绝,为“天下佳肴”,从此,“老庙牛肉”便成为清朝宫廷御用贡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4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