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中国十大面条还有这五种,还不过来看看

发布时间:2023/2/21 15:28:52   

上次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十大面条”的其中五种了,他们分别是武汉热干面、山西刀削面、老北京炸酱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有没有很熟悉呢?(如果大家没有看到昨天的文章,可以去我的主页查看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把剩下的五种说完,他们分别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01

兰州牛肉拉面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该拉面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特色,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也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tips: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

兰州拉面原为西北地区招待高级宾客的风味食品,但因它的价格便宜,味道可口,不仅在兰州随处可见,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都留下了它的身影。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旁边就有一家兰州拉面的小店,每天中午我们都会结伴去吃拉面,五块钱一大碗,上面还放两片肉片,真的是便宜实惠了,而且汤的味道超级好,如果坐的位置刚刚好,还可以看到拉面师傅高超的拉面技术哦。

02

片儿川面是浙江杭州一带的传统小吃,面的浇头包含了雪菜,笋片以及瘦肉丝,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它最早出现于杭州的奎元馆。

相传片儿川面,还是奎元馆初创时小面店的看家面,清时全省到杭州来赶考的各地读书人很多,店主为招徕这些读书人的生意,就以雪菜、笋片、猪肉片烧制成的大众化面专门供应外地穷苦书生。

有一次,一位年轻秀才来吃面,只要一碗阳春面,店主见他眉清目秀,家境贫寒,特赠送他一碗片儿川面,外送三只茶叶蛋,祝他连中三元。后来,这位秀才中了贡士,放榜之日,特到店里向店主致谢,因小面店尚没有招牌,就提笔写了“奎元馆”三字。从此,奎元馆的片儿川面名声大振,食客盈门。

奎元馆的片儿川烹调与众不同,要先将笋片、肉片与雪菜用沸水氽煮,再加人工手制的面条烧煮而成。因“氽”与“川”同音,“片儿氽”就叫成“片儿川”。

03

锅盖面是江苏省镇江市的一种特色美食,软硬恰当、韧性好的特点让锅盖面成为了老少皆宜的美味。锅盖面与其他面条不同的是它的面条用的是“跳面”。

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这种“跳面”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

锅盖面做法源于清朝。据传,乾隆下江南时,到镇江张嫂子伙面店时,张嫂子忙中出错,误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大锅盖,撂到面锅里,煮出来的面条却很可口,还被乾隆夸赞,后来一直保留了下来。

04

冷面是中国朝鲜族的一种传统美味,以吉林延安地区的冷面最为著名。冷面的原料中以荠麦面著称,做法一般用牛肉汤,把煮好的面用凉水冲,然后放到碗里加之前煮牛肉用的汤(切记汤必须要凉)和辣白菜、黄瓜、鸡蛋、牛肉、葱、芝麻、辣椒、松子、苹果或西瓜切片,吃起来会有一种酸酸甜甜的感觉。

05

奥灶面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种传统小吃,相信大家第一次见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有些疑惑,怎么会起这么一个名字呢?这里讲一下它名字的由来。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在玉峰山下有一家小面食铺,店主是名女子,名叫颜陈氏。她悉心经营,取南北面食之长,制作出一种面白、汤红的红油面。由于色香味俱佳,因而深受过往食客的喜爱,生意兴隆而驰誉古城昆山全县。然而,有些同行为了竞争,便中伤其经营的红油面是“懊糟面”(即邋遢之意)。尽管如此,小面铺的红油面因其货真价实,依然受顾客青睐。一天,店铺来了一位书生,吃面时,他提出建议:干脆取“懊糟”之谐音,用“奥灶”两字为招牌,经营这一独特的风味。这样,经书生和其他食客的广泛传播,“奥灶面”美食享誉四方,很快成为江南的著名小吃。

据说奥灶面深受人们喜爱,重点就在于它的汤面很有特色,这里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它继承传统做法,用青鱼的鱼鳞、鱼鳃、鱼肉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鲜美异常。其次在于浇头有考究,爆鱼一律用青鱼制作,卤鸭则以“昆山大麻鸭”用老汤烹煮,故肥而不腻,因而得到众人喜爱。

好啦,以上就是“中国十大面条”啦,还记得有什么吗?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武汉热干面、山西刀削面、老北京炸酱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吉林延安冷面、昆山奥灶面、兰州牛肉拉面、镇江锅盖面、杭州片儿川面。怎么样?现在记住了吧?(突然发现江苏省的美食好多哦,光上榜的就有好几个了呢,快看一看有哪些是江苏的美食呢?)

今天的美食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喜欢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3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