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生活环境 >> 寻找南京味,当然食朝汇南京黄飞鸿
说到南京菜,人们会想到哪些?现在到哪能品尝到正宗南京菜呢?南京菜又称京苏大菜,指以南京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起源于先秦,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朝成流派。京苏大菜的特点是选料严谨,制作精致。在烹调上擅长炖、焖、叉烤,讲究原汁原味,风味清鲜和醇,咸淡相宜,有“七滋七味”之说:酸、甜、苦、辣、咸、香、臭;鲜、松、酥、嫩、脆、浓、肥。那个“臭”,一般人难以理解,在品尝过臭面筋、臭干之后,才会领悟那臭而香鲜的感觉。京苏大菜的四大名菜是松鼠鱼、蛋烧卖、美人肝、凤尾虾。
清末的南京餐馆林立,川、徽、粤及扬州等外地餐馆也有不少,南京本地餐馆打出“京苏大菜”招牌,本地厨师皆自称“京苏帮”,以区别“外帮”。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这座古都新贵云集,“川、鲁、苏、粤”四大菜系也都云集南京。川菜以做湖南菜的曲园酒家最为有名,粤菜最有名的是老广东、大三元这些广东菜馆,鲁菜包含山东、北京、天津等地的菜肴,则以同庆楼为代表。夫子庙的“六朝春”、“金陵春”、“老万全”等菜馆则是“京苏大菜”的代表,其中尤数六华春菜馆名气最大。
“六华春”是京苏大菜的发源地,以正宗著称,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刀功精细,讲究刀工,擅长火功,技法富于变化,口味南北皆宜。“六华春”创始于清末光绪年间,店名取“六六大顺”、“春华秋实”之意。“六华春”最初开设于夫子庙东牌楼,当初既卖绍兴酒,又经营饭菜,故打着“浙绍六华春”的招牌。“六华春”的四大名菜松子熏肉、芙蓉虾仁、清炖鸡孚、炖菜核流传至今。
“四大名菜”中前三个均为荤菜,炖菜核却是以素为主。此菜选用南京的叶短肉厚、梗白心黄的“矮脚黄”青菜为主要原料烹制。制法:将青菜去叶留心,菜头削成橄榄状,交叉划十字状,放入四成油的热油锅中氽至菜叶鲜绿半熟捞出,顺序码放在砂锅内,铺放上冬菇、冬笋片、火腿片、鸡脯片及虾仁,加鸡汤及精盐、味精、绍酒置旺火烧沸,移微火炖约十五分钟至入味,即上桌。此菜棵形完整,菜叶鲜嫩,菜梗酥软,汤醇味厚,回味无穷。
南京四季分明的气候造就了丰富的食材,沙洲圩上的水八鲜、万竹园的矮脚黄、六合的龙池鲫鱼、乌龙潭的乌龙青鱼、珍珠笋、菊花涝、母鸡头、马兰头、板桥萝卜、苋菜、芦蒿等均为食好烹饪原料。“六华春”菜肴口味平和、鲜香酥嫩,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吸引了众多食客,其中不乏政府大员。现在的南京,到哪寻找正宗的味道呢?
“十朝都会”南京,保留了不同历史王朝的城市符号,食朝汇尤以明朝和民国两个历史时期为装饰风格,打造属于南京城市记忆的大众餐饮文化。故都金陵,虎踞龙蟠,人文荟萃,繁华竞逐,素享钟鸣鼎食之誉。秉承着弘扬南京文化、追寻老南京记忆,南京食朝汇姗姗而来。
食朝汇现有位于德基广场一期6楼的德基店、位于紫峰购物广场3楼的紫峰店、位于夫子庙的桃叶渡店、位于仙林金鹰湖滨天地A区D馆1楼的仙林店和位于南京21世纪太阳城B区5楼的江宁太阳城店,5家分店尽显民国风情!粉墙黛瓦的花园建筑是多情的姿态,电报岗亭电车是初现端倪的时代格调。弯街曲巷里藏着老南京人慢条斯理的生活态度,柴米油盐里是琐碎醇厚的智慧享受。
在这里不仅能吃到正宗地道的南京菜,店里装修风格也很有南京古都的时代印记,简直是视觉和味蕾的双重享受。南京菜一向考究本味,选料严谨讲究刀工,制作精细。而南京食朝汇不仅有好吃不贵的家常菜,还有老南京记忆的美味小吃,更有烹制考究的民国大菜。
比如:民国时期谭家菜看家菜之一的手工拆烩鸭舌掌。选用完整的鸭舌与鸭掌,一次性剔完筋骨,保持整个不断,所有工序均是由手工完成,十分考验厨师的技术与经验。食朝汇每天限量10份供应,制作复杂精细的手工拆烩鸭舌掌作为南京食朝汇的特色菜,味道鲜美,软滑可口,是不可多得的上等菜肴。第每天限量供应哦!
还有民国时期南京四大名菜之一的清炖鸡孚,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但现在市面上已经难得一见。食朝汇寻踪探寻制作秘方,采用传统的清炖方法烹制,汤汁清澄,口味醇厚,入口酥烂,菜荤素搭配、清新淡雅,颇有画意。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这句顺口溜流传于老南京人的口中,说的就是鸡鸣酒家汤包,又叫指甲包。食朝汇的汤包馅料与制作工艺均是传承于原鸡鸣酒家员工,纯手工制作,现包现做。所以,食朝汇的鸡鸣酒家汤包从馅料到工艺都是最传统的,味道则是最正宗的。
此道菜盛行于民国时期。在张学良先生被扣押期间,赵四小姐经常为张将军烹饪这道菜肴。每当悠扬的音乐飘荡耳际、美味的菜肴呈于眼前,时间仿佛凝固,将军失去家乡和自由的痛苦得以缓解。酥烂不失其型的小牛肉中渗透着红酒的香味,其醇厚绵长的口味是前所未有的体会,仿佛空气中亦充满了浪漫气息。烧制时浇入鲜榨的橙汁,出菜时撒上切细的橙皮,鲜艳可爱又清新怡人。红酒的醇香与鲜橙的清爽结合将人的嗅觉调动起来,再配上小牛肉醇厚独特的口感,您可以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唇齿留香”,久久不能忘怀。
茶馓是江苏地区有名的传统点心,刘禹锡赞云:“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玉人缠臂金”。茶馓经过反复揉压,抻成由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圆条构成环状物放入油锅炸至棕黄色即成。食之透酥松脆、香气浓郁、生津开胃。江淮地区妇女怀孕生子有吃茶撒的风俗,民间流传着:“坐月子不吃馓子——亏了。”食朝汇茶馓卷饼是大厨研发的茶馓新吃法,自制菠菜饼里卷上茶馓、鲜香椿、小葱等新鲜蔬菜,加入猪头肉融合茶馓的干脆,再加上虾皮芝麻碎、牛肉酱等佐料调味。吃起来外皮香软,中间酥脆,内里鲜糯,吃法别致口味更佳。
野蔬入席,在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来说,南京人视为宝的“三草”是菊花涝、木杞头,马兰头。而春天正是南京人一年中的“野菜盛筵”,各式野蔬可与其他原料搭配成菜,也可自成一菜,也就是传说中的“南京三草”。将菊花脑、马兰头等野蔬择洗干净,与笋丝一同翻炒,加调料淋麻油即成。此菜色泽碧绿,清香爽口,养生去火。
流口水了吧!寻找南京味,当然要到食朝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