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生活环境 >> 美食鉴赏北方民间的传统面食馄饨
馄饨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
馄饨发展至今,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在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每个地方的叫法也各有不同:
(1)中国北方等地通常称为馄饨。
(2)四川俗称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红油抄手”。
(3)重庆称抄手,重庆东北部的开州区、万州、云阳等地称包面。
(4)湖北有人也称为水饺(武汉地区称呼)、包面(湖北其他地区称呼)。
(5)皖南等地称为“包袱”。
(5)江西俗称清汤,也有地方称为包面和云吞。
(6)广东称之为云吞,广东馄饨的皮以鸡蛋及面粉制成,切成约8cm乘8cm的正方形。馅料则以肥、瘦猪肉、鲜虾仁,加入大地鱼碎及蛋黄、调味混成。广东馄饨的包法一般讲求快速,不一定要逐步整齐折合起来。大小则以能一口吞下一颗为标准。
(7)福建,俗称扁食、扁肉,肉馅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皮是面皮。
馄饨的馅料:猪肉、虾肉、蔬菜、葱、姜构成最基本的馅料之选。起源于无锡东亭的无锡三鲜馄饨以鲜猪肉、开洋、榨菜为馅料。常州三鲜馄饨则以鲜猪肉、虾仁与青鱼肉为馅。猪肉、水产、干货和酱菜的搭配组合也启发了日后的馅料创新。广东以肥、瘦猪肉、鲜虾仁,加入大地鱼碎及蛋黄、调味混成。
小知识:
馄饨和饺子的区别
1、早期馄饨与水饺是一回事,并无区别。但后来流行到南方,喜欢带汤吃,于是馄饨有了独立的风格。饺子重馅料,馄饨重汤料,差别逐渐明显。至唐朝起,馄饨与水饺的名称也就正式分开用了。
有的地区将饺子和馄饨通称“扁食”。也有不用馄饨二字的,比如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重庆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2、外形及吃法不同
饺子馅比较多,一般个头也比较大,而馄饨常常就是一口吞的个头。饺子的边是直接用手捏起来的,而不象馄饨它有一个反卷的边,看上去比较好看;再就是吃法,饺子的吃法是比较简单的,沾点醋就行了,而吃馄饨花头就多了,它必须得调鲜汤,还有葱花,讲究点的可能还要放榨菜,虾仁等。
做法:
北方的做法
馅料:选购新鲜蔬菜,可以是芹菜,白菜等等.芹菜要茎,白菜要帮,大葱一根,要够大,鲜肉,牛羊猪都行,不过,具体是猪肉的要肥瘦3:7,菜肉比也是3:7,只有这样的才会好吃,肉要细碎,菜也要细碎,搅拌要向一个方向,直到看见所有的肥肉变化成丝状即可,至于配料,多半自选,鸡精,香油,蚝油,五香粉,盐等适量,注意不要加水.
包法:各地包法不同,选购市场卖的馄饨皮即可,一般是1斤皮半斤馅,当然,如果素质过硬可以适量增加馅量,不过,6~7两也够了.最方便的包法是,居中放馅,卷两卷,然后两翼向中间折一下,倒置摆放整齐,一般是上冰箱速冻层,留着早上吃,一般一斤半的馄饨正好摆满一层,大约40个,底下一定要垫上塑料薄片,以防止粘底。
汤料:一般早餐用简便的最好,食量大的可以下15个,一般人下8~10个足够,滚水下,大约3~5分钟捞出,现下汤料,现添汤,一大碗用紫菜几小片,虾皮10个左右,正宗是用白胡椒粉微量,盐少量调味.可以加一滴香油,一滴蚝油,也可以不加.喜欢菜的可以少加点绿菜叶,千万不要多,没有大骨汤,浓鸡汤用鸡精代替,不过早餐还是可以的。
馄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各地有不少特色的,深受食客好评的馄饨,著名的有成都市龙抄手饮食店的抄手,其品种多种,皮薄馅嫩,味美汤鲜;重庆市的过桥抄手,包捏讲究,调料多种,蘸调料食;上海市老城隍庙松运楼三鲜馄饨,馅料讲究,薄皮包馅,味色鲜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曲曲,羊肉为馅,皮薄馅嫩,汤清味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