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被才华耽误的绍兴古代美食大佬名留千史的

发布时间:2023/5/27 16:18:50   

要说我大中国哪里的美食最让人垂涎三尺,绍兴可谓首屈一指。从古至今,绍兴的各种小吃和特色菜肴,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无不深受青睐。绍兴出过很多历史名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更是产生了很多对美食有研究的“大咖”。这些“大咖”是哪些人呢?今天小编为大家隆重介绍绍兴古代的美食家们!

01

春秋“养鱼大户”——范蠡

范蠡

春秋时期的诸暨是越国古都,亦是绍兴的前身。大名鼎鼎的陶朱公范蠡乃是诸暨的风云人物。范蠡不仅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复仇,也为诸暨的富强作出巨大贡献,可以说绍兴渔业的发展始于我们的范老爷。

他极富经商头脑,撰写的《养鱼经》详细讲述了怎样播种鱼苗、饲养及收鱼,可谓既科学又生态环保。范老爷也因此日进斗金,成为诸暨的“财神”。绍兴现在能有例如“糟青鱼干”、“醉蟹”、“醉河虾”这类名菜,也都要归功于我们的范老爷了。

▲《赚钱经》

▲养鱼经

02

傲娇派美食评论家——苻朗

苻朗

苻朗是前秦世祖苻坚亲侄,出身富贵、不屑世俗,人有点小傲娇,经常看不惯皇宫贵族的俗气。不过苻朗的品味堪称一绝,在古代绍兴居住期间,就曾在赴宴当场指出,吃的鸡休息时喜欢一半露天(鸡OS:什么鬼?我的小习惯都被发现了),吃的鹅居然能知道黑白羽毛的生长部位!天哪噜,不愧是古时绍兴的“品味食神”,这“舌尖上的天赋”,实在是令人惊叹!

03

绍兴“臭鱼法”鼻祖——杜济

如果说范老爷是绍兴渔业的始创者,那隋时的杜济可谓是绍兴渔业发展的继承人。隋时绍兴已经更名为会稽。杜济是会稽有名的“口味大师”,其发明的“晾晒臭鱼法”远近闻名。

每年七八月份正值最热时,是晾晒鱼干最好的时节。上好的鱼去除鳞片等两日后再取出内脏,在腹内塞满盐,皮外也包裹厚厚的米盐。之后反复的晾晒和挤压等成鱼干后存于瓷器中,二十多天后再取出食用,外皮光泽晶莹剔透,肉泛着臭味吃起来却口感超好,微咸且有浓香。

▲煎蒸臭鲈鱼

杜济的“臭鱼法”让当时的会稽成为臭鱼香干的发明地。这种臭里含香的制作方法延续至今,成了绍兴有名的饮食文化。臭豆腐、臭苋菜梗等是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必吃的绍兴美食。

▲臭豆腐

04

北宋“蟹王”——傅肱

北宋时期,绍兴的河鲜产业已经很发达。河蟹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而绍兴人傅肱是有名的“蟹王”,他把蟹从头到尾研究的非常彻底撰写的《蟹谱》成为后人研究蟹的重要资料。

▲《蟹谱》

《蟹谱》全文分总论、上篇、下篇及纪赋咏四个部分。

上篇主要引用古文中蟹的逸闻趣事,比如把有人蟹称为“无肠公子”,东晋毕卓最早倡导酒蟹匹配“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等。

下篇主要写傅肱自己游历中关于蟹的真实趣事。纪赋咏抄录了唐代诗人的两首咏蟹诗。

全文总计多字,题古论今,既讲解蟹本身的习性和饲养,又涉及蟹的各种典故和轶事,堪称是研究蟹的开山之作。傅肱也是名副其实的“绍兴蟹王”。

05

南宋“厨神”——陆游

陆游

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竟也是个“吃货”。陆游是个迷恋DIY的“烹饪lover”,且手艺还不赖,小面、炖菜、羹汤样样精通。他最拿手的要属葱油小面,自称堪比神仙吃的油酥。

“金齑玉脍”是陆游最擅长的炖菜,主要原料是细片的鲈鱼和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一同慢慢炖,好了再配上些花椰菜,荤素搭配、色鲜味香、堪称一绝。

▲金齑玉脍

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

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这首诗讲的就是陆游自己做甜羹的自在心得。他平日的时蔬烹饪方法也被当地居民争相效仿,可见,陆游作为绍兴的烹饪大厨可谓实至名归。

绍兴的美食和烹饪能在浙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与古代美食家们的不懈努力息息相关。开食材之源的范老爷、美食评论家苻朗、深研烹饪技艺的杜济、刻苦研究食材的傅肱,亲手烹饪的“厨神”陆游,他们为绍兴成为美食天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后人也不能懈怠,要继续把绍兴烹饪文化发扬光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7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