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的繁衍 >> 野生四大家鱼数量断崖式下滑,再不保护,中
随着人类祖先也就是古猿开始进化之后,我们的祖先渐渐发现,动物的蛋白和脂肪更利于我们人体的发育与吸收,并且食用肉类给我们带来的营养物质要比植物类的食物带来的营养物质更加均衡且丰富。
但是我们的祖先要想在远古大地之上食用肉类的话,就必须要打猎,但是打猎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危险系数较高,有的时候忙碌一天却还是一无所获,于是聪明的祖先开始想到了可以用驯养动物来供给我们想要的肉食。
被驯养的动物大多是食草动物,人们通过驯养一些性格较为温顺的动物来满足人类的肉食需求,但是除了陆地上的动物,人们发现河流湖泊当中也有可以供给人类生长发育的“肉食”,就是鱼类。
所以地处平原远离水域的人们选择耕种农作物以及驯养食草动物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但是背靠着大海、河流湖泊而居住的人们便开始学会了捕捞这水中的“大自然的馈赠”。
远古人类捕鱼“四大家鱼”是什么四大家鱼实际上指的是在我们国家乃至于亚洲地区的淡水当中数量较多的四种鱼类,具体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种鱼类。
之所以被称为四大家鱼,是因为由于这四种鱼的食物来源较广,它们基本都是吃一些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微生物。
并且繁殖能力极强,肉质又令人满意,所以中国人的餐桌上常常出现这四种鱼类。但是中国的人口基数相当的庞大,要想满足十几亿人对于肉类的需求是极其不易的。
四大家鱼所以繁殖率极高又易于生存的四大家鱼渐渐地被大家广泛养殖并且开始食用了。由于较多的生长在长江流域,也就是中国的淡水流域,所以四大家鱼也被称为是亚洲鲤鱼。
但是四大家鱼当中并没有鲤鱼这一种类的鱼。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本来广泛养殖的是鲤鱼,但在唐朝的时候,鲤鱼的“鲤”字与唐太宗李世明的姓氏读音相同。
所以皇帝下旨不允许再继续养殖捕捞以及出售鲤鱼了,于是渔民们只好寻找其他可以替代鲤鱼的鱼类,在长期的捕捞之下渔民们发现了四大家鱼的优势。
李世民曾禁止百姓捕捞鲤鱼四大家鱼不但繁殖率高,并且由于这四种鱼的生活习性不同,即使生活在同一片水域他们所占据的区域也是不同的,所以进一步减轻了渔民们养殖的难度。
渔民们可以将这四种鱼同时养殖在同一片水域当中,增加了鱼塘的利用率。人们开始提高生产率,开始大肆地养殖四大家鱼,虽然养殖的鱼类是足够供得上国内的需求的,但是野生的“四大家鱼”的数量却越来越少了。
鱼塘里的四大家鱼母亲河面临“无鱼”危机长江是整个中国境内水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全长约千米,途中流经19个省市,在古代经济并不发达的时候,由于陆运的速度较慢,所以水运海运经济非常繁荣。
在古代陆运还只能依靠人力或者马车牛车来运输,水运却能做到“千里江陵一日还”。再加上背靠着母亲河给予我们的天然的财富——渔业,河流沿岸的经济也迅速地发展了起来。
但是经济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欣欣向荣之态,给大自然带来的却恰恰相反。根据近些年间有关专家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的长期观察,科学家们发现,偌大的长江之中可能早已经没有鱼了。
长江这并非空穴来风,从长江流域之中四大家鱼的数量便可窥见一斑,官方统计长江流域中的淡水渔业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四大家鱼的数量。
但是这个数量并不是指的是长江当中的每条鱼我们都可以统计到,而是指的在固定流域的某一种鱼的规定时间的流经量以及鱼苗的数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开发长江流域的经济价值的行动越来越频繁,渔民的过度捕捞早已经成为了影响长江流域的鱼类数量以及种类丰富度的重要原因。
淡水渔业根据科学家分析,对比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鱼苗产量,如今长江当中的鱼苗产量几乎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就是说现在长江当中的育苗数量还不足上世纪九十年代育苗数量的一成。
这也意味着长江当中的野生四大家鱼的数量呈断崖式下滑。最早意识到长江渔业已经面临枯竭的其实是渔民,因为很多渔民已经明显感觉到,现在捕捞作业的难度比之前增高了许多。
有渔民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打渔的时候一网就能拉起四五百斤的鱼,一天毛利得有一千多块,当时六七十斤的大鱼特别常见,而如今普通的鲢鱼都不常见到了。
长江就算网到了,一条鱼的重量也不大,十斤的鱼都极其少见,并且鱼的个头一天比一天小,可以说完全卖不出好价格。
从前常见的一些鱼类基本现在都看不到了,只有极少数的运气好的渔民能捕捞到它们。从数值上来看长江流域的天然捕捞量已经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52.7万吨下降到如今甚至不足10万吨。
长江渔业面临艰难处境,也意味着长江流域的生态遭到了重创,之所以会面临现在的局面,母亲河面临“无鱼”危机,追根揭底也是被人类的活动痕迹所影响。
以前长江四大家鱼的天然捕捞量非常多“饿死”的江豚据不完全统计,在以前,长江内的水生生物总量可达多种,其中鱼类有接近余种,并且长江流域具有很多特有的鱼类,估计有余种。
而其中长相较为讨喜的就有独属于长江流域的长江江豚,长江江豚虽然长相可爱憨厚,但是其实它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长江江豚的主要食物是一些小型的鱼类,比如鲈鱼等等。
并且有科学家专门研究过长江江豚的捕鱼方式,长江江豚既可以独自行动又可以团队协作。曾经也有渔民观察到接近80条江豚结伴而行,场面十分壮观。
江豚但是就是像这样一种可爱灵巧独属于长江流域的生物,却在人类的影响之下濒临灭绝了。近几年,频繁有渔民以及工作人员在长江流域发现死亡的江豚。
这引起的相关部门的重视,在遇到江边有漂浮江豚的尸体之后都会迅速打捞起来等待有关人员的进一步研究。
但是在研究当中,科研人员发现,近几年捕捞起来的江豚致死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头骨碎裂,并且捕捞起来的江豚无一例外,腹部都是空荡荡的。
可爱的江豚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江豚的死亡是由于没有食物,但是最起码很清晰的是,这些死亡的江豚在死前的一段时间都是没有进食过的。
可以说人类的“竭泽而渔”也是导致这些江豚死亡的原因。长江上的渔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在明知道长江流域的鱼量在持续减少的之后,仍然不顾及环境的承载力度大肆捕鱼,甚至使用一些非法的手段捕鱼.
著名的水利专家曹文宣在通过长期对长江流域的捕捞情况的观察当中发现,甚至有一些渔民会用一些小手指头都无法穿过的网来捕鱼。
河流一般都有专门的规定来保护河流当中的鱼苗等生长,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当地渔民的捕捞作业根本不考虑环境的承载量。
江豚变得越来越少为了捕获更多的鱼,当地的渔民甚至会采用电鱼,炸鱼,毒鱼等非法方式对鱼苗也赶尽杀绝。其实很多小于五厘米的鱼根本卖不出价格,只能作为饲料来进行贩卖。
但是即使是这种小鱼,也逃不出人类的手掌心,“竭泽而渔”带来的危害早已被人们抛之脑后。其实在长江的鱼已经渐渐开始露出稀缺之态时,国家就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以此尽力帮助当地的渔民退出捕捞作业,并给予一定的补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转行金”,但是还是有很多渔民没有停止打渔。
江豚数量锐减人工繁育的“潜在威胁”虽然四大家鱼的数量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变化,也并没有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实际上现在市面上的四大家鱼只有0.99%来自于自然水域当中,其他都是靠人工养殖的来实现供应量的。
但是长期的人工繁殖并不会对四大家鱼的基因造成较为有利的影响,如果没有野生的基因提供支撑的话,根本用不了多少年,四大家鱼的基因就会持续退化。
长期的人工繁育给四大家鱼带来的是物种的退化,专家已经对我们发出了警告:再不保护“四大家鱼”基因库,中国人在未来或将无鱼可吃!
市面上的四大家鱼多靠人工养殖结语大量的捕杀野生四大家鱼会对四大家鱼的基因库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长期的人工饲养并且不引进野生的基因的话,会使四大家鱼的基因多样性缺失。
一旦发生基因缺陷的话,可能我们就真的走到无鱼可吃的境地了。其实不只是四大家鱼,河豚,还有很多类似的物种正在濒临灭绝。
而它们灭绝的原因正是因为人类的贪婪,人类不断的扩张领地,不断的挤压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肆意的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水源等等。
可食用鱼类并且很多野生动物也被大肆的捕食,被迫给人类创造“经济价值”。虽然我们给大自然带来的损伤是非常巨大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慢慢的我们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对环境做出相应的保护早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国家也正积极地予以改善,将剩下的江豚保护了起来,并且在著名水力学家曹文宣以及千千万万的学者的呼吁之下,实行了长江十年禁渔的政策。
相信长达十年的保护也会使长江恢复从前欣欣向荣之态。十年禁渔的实施也是我们对于大自然的祈盼,祈盼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可以帮人类改正这一错误。
长江在实行禁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