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钓鱼接窝需谨慎,不弄清楚这些事就下竿

发布时间:2023/7/16 1:07:19   

大概是四年前的一个夏天吧,有次我去黑坑钓鲫鱼,该鱼塘当天上午是正钓,收费大概一百五左右,下午场偷驴收费为一百。我中午十一点左右到的钓点,这会儿差不多是第一场快要结束的时候,心想着看谁钓得好能接个窝,捡捡漏。果然,我刚一进钓场大门,就看见一大汉叼着烟,笑嘻嘻地和老板聊着,想必是钓了不少鱼,得意了。

我停下来问了句:今天出鱼怎么样,哪个位置好点。

老板刚要开口,却不想被大汉抢了个先:绳子边上的位置是我的,收竿的时候口还很好,窝里鱼肯定有,就怕你钓不到。

我:怎么会钓不到?

大汉:不止是你,谁来了都钓不到,你问老板,上次也有一个人...反正信不信由你。说完,他便拖着钓箱离开了。

我这个人也比较喜欢较劲,这窝子里有鱼怎么可能会钓不着呢,于是就果断坐下。

说来也奇怪,刚开始坐下的时候窝里确实有鱼星,可是饵料丢下去却不吃,咋钓咋不吃,到后面连鱼星干脆都没了。这一天,空军而归。

类似的经历还有不少,而且不止发生在黑坑,野钓也会遇到。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人家钓得好好的,我们去接窝,鱼就不吃了呢?下面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如果大家下次再去接窝,记得回想我说的这几点。

首先你得知道一个前提,即:窝子里究竟有没有鱼!这一点至关重要,圈起来要考的

“窝子里没鱼挂啥都没用,窝子里有鱼怎么钓都行”,这是很多钓友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我不太喜欢这样的说法,但用于接窝这件事上,前面半句还是很有道理的。

咱们为什么要接窝?就是为了节省诱鱼的时间,最好下竿就中鱼。下竿就中鱼不是不可能,但前提是窝子里得有鱼才行,如果没鱼一切还是得从头开始。所以下次接窝的时候,不管野钓还是黑坑,先问清楚钓友的渔获如何,如果人家钓了几个小时连片鱼鳞都没看见,我反倒建议别接窝了,弄不好是钓友打窝不慎自己把窝子毁了,这样还不如自己重新选个地方。

补充一句:即使人家钓得好也未必代表窝里还有鱼,也许这些鱼是两三个小时前钓的。

竿子长短要保持一致,窝点必须得看清楚,有时候爆护和空军的距离就差一两米

鱼是游动的,理论上来说你的饵料离开窝点一两米没什么大碍,鱼照样可以找到,但理论仅仅是理论,与实战并不能保持完全一致。

先说黑坑吧,偷驴的时候大家想方设法钓远一些,因为老滑鱼往往在中间较深处或养泵附近,有时候只比别人远几十公分渔获就截然不同。我记得前年冬季去黑坑偷驴,该黑坑限竿4.5米,结果有个人才用4.5米的竿子配5.4米的线,虽然抛出去特别费劲,但鱼口就是好,身边几人眼红过去蹭窝,用4.5竿子配齐杆线,怎么甩都没口。后来老板过来阻止,该钓友换回正常线组,一样没口了。

再说野钓,野钓的地形远比黑坑复杂,前深后浅、左高右低的情况太正常了,而且前两天我还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酱层”的,不过我说的那个酱层不是泥浆,而是“水绵”,它是一种水藻,软乎乎的、摸上去像鼻涕的那个。如果钓点周围这种东西比较厚,饵料掉进去鱼找不到也正常。

再讲一个例子:我们镇上的那条江,今年五六月份有一个位置出鱼特别好经常能上大板鲫,但是只有一个人能钓到,其他人去了要么空军要么就钓几条小鲫鱼。后来我忍不住了,就跑过去和那位钓友套近乎,问其原因。原来,这位钓友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傍晚吃完饭都会来散散步,顺便带点剩菜剩饭打窝,时间久了窝子就养成了。至于为什么别人钓不到,那是因为水底有个坑,范围很小且只有4.8能够到,跑过来接窝的人如果用4.5就够不到,用5.4又太远了。用4.8鱼竿的也有,但左右的方位又不一定对,所以才钓不好。(为什么那些接窝的人不问问具体情况呢?这个我不知道)

饵料的味型很重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黑坑

上面提到“窝子里没鱼挂啥都没用,窝子里有鱼怎么钓都行”,这后面半句话我是常常要反驳的,窝子里有鱼并不一定能钓起来,而饵料的差异就是导致有鱼不上钩的原因之一。这个在野钓中不太体现的出来,因为野钓相对来说滑鱼比较少,只要肯进窝那都比较好办,除非是体型特别大的鱼,那就比较谨慎,可能不吃商品饵,你挂点玉米、红薯就愿意吃了。

饵料不同导致鱼口不同的情况主要在黑坑,黑坑大家都习惯用小药,饵料虽也有香精成分但A品牌和B品牌的差别不会特别大,对于黑坑这样的肥水池来说,饵料那点香精不算啥。小药就不同了,不说品牌、品种的区别,就算同一种小药你点一滴和点两滴就不太一样。

所以你去接窝的时候,如果饵料里小药加的很多,味道比该钓友用的饵料还大,那么鱼不吃是情有可原的,就像我开头说的那个经历一样,可能刚开始还有点腥泡,后面干脆连泡都没了。接窝的时候最好用前一位钓友的饵料(如果有剩的,讨要一下应该会给),如果他差不多用完了,那就看一下颜色、闻下味道,尽可能配出差不多类型的,然后小药宁少勿多。

你要是实在拿捏不好,直接挂俩蚯蚓,能钓几条是几条,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关于打窝,黑坑接窝谨慎用散炮,野钓接窝切勿往钓点“狂轰乱炸”

黑坑因为要收钱,所以谁都想钓多点,这就导致我们明明看到一位钓友收杆的时候窝子里还有很多鱼,但为了钓更多,在下杆后还是习惯性地补几球散炮,或者拉饵带散炮开钓。除非你对自己的技术特别自信,否则请谨慎使用散炮。原因一就如上面说的,浓度不一样,凡是往饵料里加小药的,那么散炮里多半也会加,而且散炮的投喂量和雾化程度要比饵料好,你砰砰丢个几坨,鱼就被吓跑了。原因二,有些人垂钓习惯性打满竿,你若是把散炮丢窝点外面去,刚好给鱼一个“离家出走”的理由。尤其是人家玩正钓,而你是去偷驴的时候,第二场鱼本身就少了,且慢慢往远处走了,你还打满竿投饵,相当于送他们一程呗。

野钓也一样,人家要是钓得不错,你坐下去直接钓就行,起码先破个白,等后面鱼口慢下来了,再稍微补点窝子。在钓鱼人比较多的地方,即使你选的位置并没有人钓,也先别急着“狂轰乱炸”,没准人家半小时一小时前刚走呢,建议先挂两条蚯蚓打探一下情况。野钓和黑坑不一样,别急于一时,挂俩蚯蚓试试也就几分钟时间,耽误不了事。

线组、浮漂、鱼钩的选择以及调钓方式

把装备的选择和调整放到最后是因为我觉得这一点最不重要,在窝子里有鱼的前提下,即使你钩子大一点、浮漂笨一点我想也不至于没口,少钓几个鱼完全正常,但一口没有的概率很低。不过说还是得说,毕竟现在天冷嘛,有时候窝子里鱼比较少、个体也小,而你的装备差的太多,那也是有可能反应不出信号的。

例:前年冬天我经常陪朋友去一黑坑钓青鱼,那个黑坑吧其实是个混养池,夏天的时候放过银鳕鱼、鲫鱼、草鱼、鲈鱼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冬季改为青鱼池前也没有清塘,所以鱼品种是挺多,只是数量少。另外,由于塘主放的青鱼个体不大数量不多,所以收费也不高,头天大概两三百,第三场开始直到下一次放鱼都是。有次我不知哪根筋搭错了,拿了支5.4的软竿,配了个3+2的线组就去了。在钓了一个多小时后,青鱼没动静,鲫鱼泡泡倒是冒了起来,不过由于线粗钩大的原因导致口很差,半天才上一个,上鱼速度与腥泡的数量完全不成正比。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我放弃了青鱼,换成1.5+0.8配6号袖的线组,浮漂也改小,上鱼速度马上就变快了。

我知道有部分钓友野钓鲫鱼也在用3+2的线组,在冬天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建议换一换,没准渔获会显著上升

最后的提醒

无论是野钓还是黑坑,都不要盲目地去接窝,一定要先想想这几个问题,而且要综合考虑,别只抓住一点。线组粗一号,浮漂重一克,饵料味道浓一点,钓位偏了半米,这些单拿出来也许都不是什么问题,可问题是你在所有地方都差了一点,渔获自然就差了一大截了。

: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3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