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的种类 >> 用河南的方法料理世界,用世界的方法启迪河
年6月9日,“大国工匠一代宗师陈进长大师从艺60周年”活动在黄河迎宾馆举办。
国内8位顶尖的名厨齐聚中原,在致敬陈进长大师从艺60周年匠心的同时,也品鉴了豫菜的经典菜品,见证了陈师14道代表性菜品传承给14个弟子的过程。
而在上午“守初心铸匠心”的主题论坛上,8位大师更是各抒己见,从外部视角解读豫菜,成为这场致敬匠心活动的最大亮点。
八方名师聚中原
6月的黄河迎宾馆,绿树成荫,繁花遍地。美丽的黄河迎宾馆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们。
说是嘉宾,其实更应该称为贵宾才对。
这里面有行业贵宾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有全国著名美食评论家、各菜系名厨泰斗,如著名美食评论家、央视《中国味道》总顾问、《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美食顾问董克平;
有湘菜泰斗、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菜)代表性传承人王墨泉,他的火宫殿,不止是长沙,就是在全国也是声名远播的;
有陕菜的突出贡献大师、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杜西锋,他的花打四门火炒金边白菜技艺,可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
还有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扬菜)代表性传承人陈春松,他的“扬州三把刀”在业界都是赫赫有名的。
这些来自不同菜系的大师们,每一个都是行业里令人尊敬的顶尖高手。他们有的提前两天就到了郑州,有的是一大早赶飞机到达现场,为本次活动加油助力。
当然还有河南餐饮行业的领导和嘉宾们,以及多名身穿统一服装的陈师弟子们。
天南海北的人聚到一起,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向陈进长大师从艺60周年的匠心致意。
60年的初心与匠心
说起陈进长,可能行业外的人不太熟悉。但你一定吃过他创造的红烧黄河大鲤鱼。
陈进长是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尊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烹饪技艺(豫菜)代表性传承人;他16岁从厨,63年做菜。
在餐饮行业里,70多岁还在一线灶台忙碌的,陈师不敢说是唯一的一位,也可以说是极少见的。
年,17岁的陈进长进入开封饮食技术学校烹饪班学习,师从豫菜一代宗师黄润生。
从开封饮食技术学校毕业后,陈进长进入被烹饪界誉为“黄埔军校”的“又一新”饭庄学厨。
在这里,他除了跟苏永秀、赵廷良两位大师学艺外,还拜在了河南官府菜最重要的代表流派——陈氏官府菜第三代传人陈景和的门下,主攻灶上功夫。
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成为豫菜名家的陈进长被调入郑州国际饭店任厨师长,主要负责政府重大外事接待任务。
亲身经历本帮菜由辉煌转入落寞的陈进长,结合开封当地一道家常红烧鱼的做法,把黄河鲤鱼改良成了一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大众菜“红烧黄河鲤鱼”,不仅挽救了本帮菜的落寞,也令曾经在中国烹饪史上留下千古传奇的黄河鲤鱼得以“翻身”。
年的夏天,家喻户晓、人人称赞的“陈氏红烧黄河鲤鱼”游进千家万户。
为人勤勉踏实,低调又亲和。深谙豫菜的制汤、刀工、和五味调和之韵,做出来的菜没有花哨的点缀,干净利落、能吃能看,成为行业人士对陈进长最中肯的评价。
14道陈氏代表菜传给14个弟子
活动现场,做了60多年菜品的陈进长大师,从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会长张海林手里,接过了“大国工匠一代宗师”的奖牌。
这个名头听起来有点大了。但什么是大国工匠?他不仅是研究导弹航母的科学家,也不仅是挽救民众于疫情的院士,还可以是在每一个行业兢兢业业为他人创造出巨大价值、影响了那个行业的人。
厨师虽然是做饭的,但民以食为天,这些一辈子兢兢业业做好菜、让人吃好饭的厨界大师们,他们也应该是我们这个日渐富强的大国里,当之无愧的工匠。
接过奖牌的陈进长大师,激动地表达感谢的同时,也把自己的14道代表菜品传给了14个弟子。
这些代表性菜品中,有我们经常吃到的陈氏红烧黄河鲤鱼、传统锅贴豆腐、葱烧猴头菇;也有现在已经很少见的清蒸头尾炒鱼丝、红烧瓦块鱼、煎扒青鱼头……
陈氏红烧黄河鲤鱼的传承人是阿庄地道豫菜的创始人王铁庄。这也是郑州人去阿庄常吃的一道菜之一。就像阿庄说的,红烧黄河大鲤鱼这道菜完整地体现了豫菜的刀工、制汤、和调味技术,没有多余花哨的摆盘,干净利落,好吃好看。
在阿庄看来,拜师收徒这个传统习俗,如今已越来越淡了。但正是这种老祖宗传下来的形式,保证了烹饪艺术始终薪火相传。“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身正心正,才能把菜做正。师父教给我们做人做菜的道理和手艺,一定不能荒废了。这与我们生意做的有多大,都没有关系。”
用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宽阔的视角来料理世界
8位国内顶尖的名厨齐聚中原,当然要说说豫菜。
在这场名为“守初心,铸匠心”的主题论坛上,作为主持人的繁简定位的王旸老师,提了两个问题:何为初心和匠心?豫菜将如何发展?
深刻又尖锐的问题抛出来,立马激起一片水花。嘉宾们也是各抒己见,奉献了整场活动最具话题的亮点。
●01、何为初心与匠心●
湘菜泰斗、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菜)代表性传承人王墨泉:
我跟陈进长大师有几个相同的地方,我们同年同月生,也都做了60年的菜。所以特别亲切。
我所理解的初心和匠心就八个字:热爱、专注、传承、信念。
一辈子热爱这件事;一辈子专心为这个事业努力;把自己学到的手艺传给弟子;把自己60年的信念传授给弟子。在中原大地上耕耘播种了60年,这就是最大的匠心。
著名美食评论家、央视《中国味道》总顾问、《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美食顾问董克平:
在我看来,我们的初心是生活选择的必然。
对食物、对手艺的尊重,贯穿始终时,就有了匠心。
陕菜突出贡献大师、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杜西锋:
择一业忠一事、干一行爱一行,以初心致匠心。
做厨师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服务的对象负责,对企业负责。
我们的初心,就是做好菜先要做好人,做不好人技术肯定也学不好。
把初心凝结成匠心。我们要把原有的手艺不断传承,还要再去创新、改良、研发,我们干这一行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与时俱进。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烹饪技艺(豫菜)代表性传承人陈进长:
没有初心就没有匠心,关键在于坚持。
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别想别的,从小选择了这个行业,一生就为了这个行业努力,这就叫守初心;几十年坚持下来,这就是匠心。
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在厨房干下去。要创新,要与时俱进,也把我们的菜做好。
没有恒心,没有信心,是很难坚守的。
我要求我的徒弟,不能骄傲,你是经理、是店长,你就是穿西装打领带,也得去厨房做菜。再忙再没时间,也得抽空就去灶台炒两个菜。
●02、您对豫菜怎么看?●
著名美食评论家、央视《中国味道》总顾问、《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美食顾问董克平:
豫菜的既往已经做得很好了。
开来的,就是要用更宽广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拥抱世界,用河南的方法料理世界,用世界的方法启迪河南。
不断创新,要做新豫菜,海纳百川。
豫菜的未来一定要变,因为烹饪方法改变了,味道一定会变,新的餐饮人,一定要琢磨如何用我们的技巧,和先进的烹饪工具,做出更适合当下人吃的美食。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国宴菜大师孙永河:
豫菜是八大菜系之母。
八大菜系在豫菜的基础上增加了地方特色。豫菜是宫廷菜、官府菜、民间菜融合,发展到今天,使豫菜增加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内涵。
豫菜口味温和、清淡,为更多人接受。想要振兴豫菜,必须与时俱进。
湘菜泰斗、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菜)代表性传承人王墨泉:
我用湘菜的例子来解读一下豫菜。
湘菜这些年为什么发展得好?
就是因为不断地走出去,把自己的面貌让别人看到,把自己的东西体现出来。
所以必须要引导消费必须创新,要把其他餐饮菜系的精华引进来,渗透到自己的产品中去。
60年的薪火相传让我们的民族拿稳这双筷子
嘉宾们精彩的分享结束后,“大国工匠一代宗师”陈进长大师从艺60周年活动也告一段落了。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认为,正是因为有了陈进长大师这样的坚守的匠人,薪火相传,才使我们的中华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享誉世界。
“传承中国烹饪,做好中国菜,是我们保证民族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技艺的传承”。
而在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会长张海林看来,要保证我们的民族拿稳这双筷子,就要做出优秀的中国菜,让消费者喜欢吃中国菜。
“我们拿着的一把刀是中国的刀,端着的一口锅是中国的锅,我们做的是中国菜。”
“希望我们能不改初心,一代代匠人用匠心,把这双筷子拿好,用我们的中国菜造福世界。这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也是全体烹饪从业者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