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生活环境 >> 入侵各地的亚洲鲤,在美国胖成猪,在中
鱼,从来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吃鱼。因鱼和“余”谐音,所以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年夜饭里定有一道鱼菜,这象征着年年有余。中国人把鱼当道大菜,一是图个吉祥好运,二来鱼也确实好吃营养。
所以,中国的养鱼业一直都在扩大其发展规模。年,全年的水产品产量已突破万吨。就算是在把鱼奉为“龙神的宠物”,不爱吃鱼的藏族地区,也逐渐发展起了养鱼业。在羊卓雍措,有大量的淡水鱼,这些鱼甚至够全中国的人每日来上一公斤。
但在中国餐桌的美食,到了美国,却成了灾害。美国每年都在因亚洲鲤鱼的泛滥而苦恼,这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呢?
亚洲鲤鱼
亚洲鲤鱼是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鲫鱼和鲑鱼的统称。这些鱼在中国非常常见。青鱼基本在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养殖,青鱼的背鳍在腹鳍上方,没有硬刺,整体呈青灰色,腹部比较白,鱼鳍则都是黑色的。这种鱼适应在25摄氏度左右的水温中生长,所以长江以北因水温过寒,不适于青鱼的养殖。青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而草鱼则分布于长江、珠江和黑龙江三个水系。草鱼整体呈黄色,背鳍没有硬刺,呈灰黄色,而腹部则和青鱼一样是灰白色的。同样,草鱼也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鳙鱼则因滤食性的特点,常吃一些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所以被人们称作水中鲁道夫,常被当做净化水质的鱼类。
鲤鱼在江河湖泊以及水库中很常见,又因为其适应性强,耐活的特点,鲤鱼分布广泛,数量在鱼类中属最多,是中国人养殖最长的鱼类。
而鲢鱼则是因它肉质鲜美和营养丰富而被中国人所喜爱,这种大型的淡水鱼不仅生长快,而且产量高,更难能可贵的是,鲢鱼极少生病,这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在中国为什么活不过童年
虽然这些鱼类都是中国的经济鱼类,但是他们却很难活过童年,原因大致为二,一是因为过度捕捞,二是因为对长江等河流的污染。
生活在中国的亚洲鲤鱼尽管数量众多,但相对的,中国人口数量也不少。中国是全球人口数量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国,而家家户户都爱吃鱼,这就导致了中国对鱼类的需求量特别大。
鲤鱼大量的需求促使渔民们经常外出捕鱼,因为人工养殖的鱼的数量已经有点供不应求了。虽然国家明文禁止不许渔民在禁渔期捕鱼,但渔民们为了糊口,还是纷纷选择出海打捞鱼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没有成长发育的鱼苗也被渔民们捕捞上来,这就导致了亚洲鲤鱼没法在中国活过童年,压根长不了太大。
其次,长江领域的污染也导致鱼类数量大幅度减少,因为工业的废水排放,以及船舶污染,生活在长江的鱼类没法适应这变得肮脏的环境,大部分鱼类开始死亡。
废水排放过度捕捞和工业污染使得长江等地的野生鱼大幅减少,这种现象甚至让专家都开始警惕,呼吁人们“口下留情”,并禁止渔民非法捕捞鱼类。
非法捕鱼对生物多样性的伤害极大同一个地点,每年鱼类的繁殖期5月到7月同样的时间段,在长江进行断面采集,90年代的时候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平均值在25亿尾,最低的时候下降到不到1亿尾。
在美国的泛滥
这种在中国活不过童年的鱼,为什么会在美国泛滥呢?这是因为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美国的淡水湖里藻类等水生植物泛滥,这些有害藻类会导致湖水里的水生生物窒息而亡,藻类的疯长抢走了湖水中的氧气。
为了控制藻类植物的继续泛滥,美国选择了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引进了大量亚洲鲤鱼。
亚洲鲤鱼大量的引进确实起到了作用,美国淡水湖中漂浮的藻类食物被亚洲鲤鱼给吃光殆尽。但是,另一个问题却产生了——亚洲鲤鱼成了入侵物种。
胖成猪的亚洲鲤因为亚洲鲤鱼的环境适应性非常强,又很耐活,再加之在淡水湖中没有什么天敌,亚洲鲤鱼在美国的淡水湖中疯狂繁殖。被引入的亚洲鲤鱼沿着密西西比河流域逆流而上,在各个水域中都繁殖入侵,原生在当地的鱼类被这种鱼中霸王抢了地盘。
又因为亚洲鲤鱼非常能吃,当地鱼类的食物被亚洲鲤鱼抢光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本土鱼的数量锐减,亚洲鲤鱼破坏了当地的生态食物链并严重影响了渔业经济。美国前前后后因为亚洲鲤鱼损失了超过多亿美元。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正式将亚洲鲤鱼定为入侵物种。
在美国的淡水湖中,肆意生长的亚洲鲤鱼最大可重45公斤,简直就是鱼里的巨无霸。一时间美国也没办法解决这个不速之客。
鱼中巨无霸首先是因为美国人根本就没有吃亚洲鱼类的习惯,亚洲的鱼种总有一种土腥味,用美国的烹饪手法无法除掉这种难吃的土腥味,而且美国人都用的刀叉,亚洲鱼种多刺,刀叉没法好好的进食多刺的鱼。
其次,因为亚洲鲤鱼本来引进来就不是为了吃的,是为了让亚洲鲤鱼做水中清道夫。在这一点上,亚洲鲤鱼可谓完美完成任务,水中的有害藻类都进了鱼肚子里。但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有害藻类的毒素在鱼肉里堆积,人也没法下嘴,很有可能因为吃了亚洲鲤鱼而拉肚子或食物中毒。
藻类中同样含有寄生虫生物入侵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的现象是典型的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的是,生存在原生存地的某种生物,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导致这种植物或者动物侵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这个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的生物多样造成危害。
生物入侵会因为破坏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的经济体系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并对当地的自然造成不可磨灭的灾害。
在生物入侵的概念中,入侵物种都是外来物种,但外来物种不一定是入侵物种。入侵物种特指外来的有害物种,而那些对于人类引进来说有益处的物种,比如我国引进的胡萝卜豌豆等并不能算是入侵物种。
把美国整疯了的风滚草所以,只有那些破坏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经济造成损失的外来物种才能被叫做入侵物种。正确的引进物种会增加当地的生态多样性。
谁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引进正确的物种,很多情况下,人类都会对引进的物种“误判”。很多物种再被引进前,都是非常好的经济作物,或者是对保护环境有益的物种。
比如大米草,在我国引进这种植物前,这种植物在原产地是优质的动物饲料,并且在欧洲工业中,大米草可以拿来当作燃料和造纸原料。甚至于欧洲人会把它用来做让土地变得更肥沃的绿肥。
大米草但正是看起来百无一害的大米草,却在中国成了入侵物种。大米草在沿海地区没有天敌,并且这种植物耐碱耐活,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于是在海岸上疯长。大米草的泛滥诱发了赤潮,使得众多海洋生物窒息而死,大米草也抢走了本土植物的养分和氧气,成了海岸线的植物霸主。
这造成了我国捕鱼业的衰落,并且因为大米草长势过于凶猛,出入的船只偶尔也会被大米草缠住,这让我们的航海出现变得非常不便。
美国的这次引进亚洲鲤鱼也是同样的因错误引进而诱发的生物入侵,本用于清理泛滥藻类的亚洲鲤鱼,却因为没有天敌和美国淡水优质的环境,导致亚洲鲤鱼数目激增,使得美国渔业收到巨大影响。
胖成小猪仔另一种情况则是无意引进。人类原意是想引进其他的优良物种,但这种入侵物种随着这个引进的物种混进来了。就比如美国的风滚草,就是俄罗斯向美国进口用于榨油的亚麻籽的时候,随亚麻籽的种子携带而进入美洲的。如今你在各个地方也能见到风滚草泛滥,风滚草成为了美国标志性的入侵物种。
生物入侵的防治
说到入侵物种的防治,人们的第一想法就是以吃防治,只要把入侵物种吃掉,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但这种以吃防治的想法确实否定了成功防治了生物入侵的科研学家的成果。
从来没有任何的入侵物种是靠吃货吃就能解决得了的,在网上说要去吃光入侵物种的人也不会真正去吃。《中国地理杂志》一书中写到,中国引进物种:罗非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刺少,建议引进食用。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罗非鱼这种鱼种在中国的南方的大小淡水河中泛滥成灾,也没见有人去把成灾的罗非鱼吃掉。
罗非鱼想要防治入侵的外来有害物种,并不是简单靠吃就能解决的了的。很多时候,都要经过科研学家长期的研究。现在对于入侵生物的防治手法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找到能遏制入侵生物成长的化学物质,这是化学防治,另一种则是靠引进天敌来进行防治。
但引进天敌又会造成另一个问题,就是可能这种入侵生物的天敌到最后也成了一种入侵生物,美国引进亚洲鲤鱼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想要真正把生物入侵防治的了,得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同时进行,这样才高效。
妄想着以吃防治是天真,也是无知,更是对世界上每日为了整治入侵生物而苦恼的科研学家的伤害。
结语
如今,美国的亚洲鲤鱼依旧在美国的淡水湖里泛滥,美国自己也想过方法去整治这入侵的物种,可惜都收效胜微。虽然依然成为美国本土鱼的亚洲鲤鱼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繁衍后,已经可以供人食用,但美国人还是不愿意吃这种鱼。
美国也曾想过办法,美国政府曾用电击的方式将一片淡水湖里的鱼类都电死,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在这片湖水中,不止亚洲鲤鱼的存在,原来的本土鱼也一并因电击死亡了。而鱼都死亡后,还是繁殖更快,没有天敌的鱼中霸主亚洲鲤鱼会重新占领这片水域。
密密麻麻的亚洲鲤鱼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世界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