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的天敌 >> 探访湖北武汉青鱼原种场守护长江鱼芯片
工作人员给青鱼母本人工繁殖进行编号。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崔逾瑜通讯员丁运敏
青鱼,也叫黑鲩,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位居四大家鱼之首。
作为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浩浩长江哺育着多种鱼类。然而,在过去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包括青鱼在内的四大家鱼资源量大幅萎缩,种苗发生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90%以上。
年,为减轻长江野生青鱼的捕捞强度、保护长江鱼类资源,武汉农业集团在黄陂武湖投资成立湖北武汉青鱼原种场,占地亩,为长江青鱼种质基因库组原种保种。年,获批为国家级原种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青鱼原种场。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随着长江10年禁渔令的实施,以及“种业翻身仗”的打响,守护长江水产“芯片”更具深意。
11月1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湖北武汉青鱼原种场,这里正在加速打造武湖国家级淡水渔业种业科技园。
从“择偶”到“生子”,青鱼也要“优生优育”
走进青鱼原种场,开阔的水面映入眼帘。打开岸边投食机,午餐通过管道送到水中的环形“餐桌”,鱼儿们欢呼雀跃,争抢美味。
“最大的成鱼有上百斤呢!”原种场董事长胡艾国有些自豪地介绍,“这些鱼都是优质的野生青鱼原种育成,品种纯正,肉质鲜美。”
原种从何而来?
当然是长江。该原种场禁捕前从长江选育野生青鱼亲本,野生苗种保存了最原始的基因,抗逆性较强。
亲本到了原种场,进行驯化培育,适龄后便要承担“生儿育女”的重任。工作人员选取个头大、野性足、体质好的雄鱼和雌鱼,“配对”打催产针后送入“洞房”。待亲本发情后,采取人工方式授精,然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环道。孵化环道模拟长江水流,底部压嘴让水循环起来,同时防止卵下沉,继而“夭折”。鱼苗出膜一般需要4-6天,走池中通道进入集苗池,隔天即可出苗。
“这些优良的青鱼种,颇受良种场和养殖户青睐。”胡艾国说,鱼种除出售外,原种场也会自留一部分,将它们“抚养成鱼”。
青鱼繁育,一般8-10年进入繁殖盛期,确保“最佳生育期”繁育“最强后代”,超过12年便将淘汰替换;繁育期内,鱼儿们享受孕妇般的待遇,吃大餐、补营养,以便多产卵、产好卵。
“人工可控养殖条件和选育技术为青鱼的生存提供了优质环境,保种数量比野生环境下大大提高。”胡艾国表示,按原有的设计能力,该原种场年繁育青鱼苗种2亿尾、大规格青鱼种10万公斤,今年扩规后,年繁苗种将达到8亿尾。
长久以来,原种场还对草、鲢、鳙、黄颡鱼、胭脂鱼等长江特色鱼类进行保种,同时进行增殖放流。近年又引进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明年便可繁育。十年来,原种场探索形成驯养繁殖、选种保存、放归自然和提供原种亲本的保种成熟经验模式。
打好“翻身仗”,建设国家级淡水渔业种业科技园
今年7月,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武汉市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步伐。
作为市属唯一国有农业企业,武汉农业集团借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契机,依托国家级青鱼原种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列入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一核两翼一芯两园多基地”中的“两园”之一。
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一期计划投资0万元,包括改造综合服务楼等0平方米,改造标准化繁殖设施约1平方米,新建名优特色鱼类繁育车间约平方米,购置智慧渔业管理、苗种交易、在线水质检测、尾水处理等多台(套)设备,打造种业创新中心、种业生产示范中心、种业保障中心、种质苗种交易中心、种业科普中心等“五个中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10月21日,武汉农业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武汉市淡水渔业种业创新中心”,共同进行渔业种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名特优新品种研发、长江名优特色鱼类养殖示范与推广,探索渔业信息化、标准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11月9日,武汉市淡水渔业种业创新中心在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挂牌。“这一产学研推平台的搭建,将为武汉淡水渔业种业发展迎来新契机。”胡艾国表示,未来2-3年,种业创新中心将培育、推广3-5个名特优淡水渔业新品种,拓展水产养殖面积50万亩,帮助养殖户创收5亿元。
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建成后,将在保种的基础上,每年向社会提供长江原种亲本0组,提供青鱼、草鱼、黄颡鱼等各类优质鱼苗18亿尾%。
保障“菜篮子”,建设水产品保供基地
武汉人爱吃活鱼。长江禁渔后,该原种场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成鱼养殖规模,让武汉市民品尝货真价实的江鲜。
今年春季以来,全国鲜活水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武汉市场上各类淡水鱼批发价格一度较往年翻番,其中草鱼曾高达10元/斤。8月3日,受疫情影响,周边城市运到武汉的水产品数量明显变少,市场供应出现严重短缺。
保供应,稳物价!8月9日,武汉农业集团督促原种场启动捕鱼和平价销售计划。
连续的暴雨,加上疫情影响,外地专业捕鱼队根本无法进场作业。原种场紧急组织职工和周边渔民,组成临时捕捞队,风雨无阻,连续奋战。至8月17日,一共起捕草鱼15万斤、青鱼1万斤、花鲢5万斤、黄颡鱼1万斤等优质水产品共计22万余斤。
起捕的草鱼都是约三四斤重,若养到年底将长到七八斤。为了保供稳价大局,原种场果断放弃在价格最高、产量最大的时候捕鱼,坚决在市场最急需的时候起捕。
为减少中间商环节,这批优质水产品不走水产批发市场,全部由专业公司直接现场装运后,以最快速度送到商超和社区生鲜店,让市民第一时间吃到鲜鱼。这批水产品全部按均价7.7元/斤投放市场,比常规批发价低2元/斤左右。
下一步,为加强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的保供能力,武汉农业集团拟在青鱼原种场基础上,新增流转水面1亩,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水产品万斤,保障武汉市民的“菜篮子”。
工作人员捕捞青鱼原种进行人工繁殖。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