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鱼 >> 青鱼的种类 >> 山西丁村人的祖先,是生活在十四五万年前旧
本文系作者是伟大的仰是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丁村人是生活在十四五万年前旧石器中期的古人类,也是山西古人类由黄河拐角处东岸边一步步北上到达汾河两岸的古人类。从当时丁村人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来看,同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西侯度人和河人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基本上还是气候温暖湿润、河湖遍布、林草茂密、动物繁多的那种生存环境,所以丁村人所制造和使用的工具也以粗大石器为代表,同属与森林荒野做斗争的“拓荒者”。丁村遗址位于临汾盆地南端襄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村人”制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也以粗大石器为主。
黄河大拐角处他们的粗大石器也都和西侯度人和河人的相近似,只是技术水平更高、更进步,工艺更加细密,产品更加精致。丁村人的粗大石器中,特点最突出的是那些“大三棱尖状器”,考古学家称为“丁村尖器”,这是丁村人粗大石器工具中的典型代表,因为它集中反映了粗大石器的主要特点。但是,丁村人的粗大石器也还是从西侯度人和河人那里发展来的,是由西侯度人开创,经过河人改进,到了丁村人那里更加成熟。
大三棱尖状器所以从西侯度人到河人再到丁村人,他们所创造的粗大石器工具,不但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在华北的旧石器工具发展过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考古学家把华北地区的旧石器发展分为两大系统,一个叫“大石器系统”,个叫“小石器系统”。其中“大石器系统”就是以河人和丁村人创造的粗大石器为典型代表,叫作“河一丁村系”,其地位和作用相当重要。丁村遗址又一十分重大而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山西大地首次发现了古人类的。“骨骼”化石就是名副其实的“丁村人”化石。
山西丁村人骨化石因为这以前的西侯度和河遗址,至今都还没有发现古人类的骨骼化石。所以“丁村人”骨骼化石的发现是十分重要的。再加上他们创造的如“丁村尖器”那样典型的粗大石器工具,更可以看出丁村人文化的重要性。我国的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和贾兰坡两位院士,高度评价丁村人文化:“无论在中国和欧洲从前都没有发现过类似的文化。它是在黄河中下游、汾河沿岸生活的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总体上,丁村人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大体类似于西侯度人和河人当时的气候、水土、物产条件也都是比较适宜的。”
山西丁村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水土条件中,丁村人生活的环境,既有像临汾、侯马一带的巨大湖泊,又有水势很大的汾河河湖沼泽边生长着茂密的水草,水中还有河狸青鱼、水牛等水生动物;河湖附近的山陵地带又有莽莽丛林,众多的大象、野猪以及狼、狐、熊、獾等森林动物出没其间;山前的丘陵平原地带有广阔的草原,成群的野驴、野马、鹿、羚羊等草原动物在那里自由奔跑。丁村人就是靠狩猎和渔猎来维持生计。
山西丁村中国古人类的“第一把火”长期生活在山西南部的西侯度人、河人和丁村人,他们不但最早制造了以粗大石器为主的生产工具,而且西侯度人还是中国古人类用火的最早发明者。学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是人类彻底脱离动物界,把自己同类人猿完全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制造和使用工具是生产劳动,说明“劳动创造了人类”;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伟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里程碑。在远古的时候,火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侯度遗址地有了火,人们可以取暖,用火可以驱逐黑暗带来光明,用火还可以驱赶那些凶猛的野兽,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了火人们可以烧烤动物的肉,改变长期以来那种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也可以帮助人类扩大选择食物种类的范围,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人类饮食从生食转变成熟食,这对于促进人类体质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熟食有助于人类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同时,熟食使得人类的肌肉和骨骼纤维变得越来越纤细,人类的体质变得越来越健壮,大脑越来越发达,智力也就越来越增长了。